当前位置:首页  浙大报道  美文  博文

学科竞赛引领浙大学子在创新中成长

发布时间:2010-06-20来源:浙大新闻办作者:高楚清 卢绍庆7720




    6月18日下午,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临水报告厅,一年一度的学科竞赛颁奖会正在进行。获得2009年全国结构设计大赛一等奖的宋翔同学专门向指导老师余世策博士献上了一束鲜花,他说,老师不仅给我们知识指导,还提供了自身实践的宝贵经验。“我想对老师说的话很多,但最想说的一句话是:饮水思源,师恩难忘!”浙大副校长来茂德教授在会上宣布,他将从自己的校长机动费中拿出23万元作为奖励金,奖励这些热爱学习、勇于创造的学生和悉心教导他们的老师。他说,“今年,我拿出23万机动费,来奖励获奖的学生和老师,我希望明年能拿出30万来。”
    
    
浙江大学获得2010年国际数学建模竞赛特等奖并同时荣膺最高奖---美国运筹与管理科学学会奖(INFORMS奖)的岳作功同学认为,浙大学子在国际赛事中最根本的竞争力来自学校独树一帜的培养模式。同学们能在国际赛事中屡获殊荣,并不全在个人能力,而是指导教师数十年的教学、研究积累和学校将学科竞赛中“问题式学习”的核心与教学工作完美结合的结果。
    
    
获得2010年比赛特等奖的浙大小组3位成员分别来自机械系、控制系和高分子系。三个不同学科专业的小伙子在上杨启帆教授的《数学建模》这门课时认识了。机械系的赵聪说,是数学建模课改变了我们原有的思维方式,“这种从问题出发的学习,让我们改变了学习的方法和状态。”岳作功感叹地说,“我们从小学起,就开始学习各种方法,所做的题目就是为了掌握一种方法,于是走入一个误区,总是认为知识学得越难越好,就像解题,以为用到越高深的知识就越好。长此以往,让我们忽视了对问题本身的分析和关注。而从问题出发的学习,不但让我们开始重视对问题本身的分析,还让我们保持了对新鲜知识的兴趣和解决新问题的信心。”他说,“浙大并没有采取其他大学集中性中短期培训的教学模式,而是将数模教学整合到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惠及了全校师生,同学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就在日常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养成了。”
    
    
如何在本科教育中凸现研究型大学的特色,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探索本科生实践创新教育教学体系的建设,是浙江大学本科教育改革中十分重要的内容。近十年来,浙大在实践中逐步形成完善了以综合性学科竞赛实践基地为大平台,探索学生自主化、研究化学习的培养模式。十余年来,学校投入学科竞赛基地的专项建设经费达1300多万元,每年学校投入组织和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经费150万。目前已建18个综合性学科竞赛实践基地,18个学科竞赛网站和综合性的《浙江大学本科生创新网》,这些都已经成为了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载体。其中,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大学生电子商务竞赛等三大赛事已从浙大走向全国。
    
    
同时,学校积极组队参加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机器人、程序设计、工业设计等四大竞赛,让浙大学子走出国门,融入国际。近十年,浙大学子共获得国际赛事的3项特等奖、92项一等奖、56项二等奖、34项三等奖。在2009—2010学年,浙大学子除获得国际数学建模竞赛1个特等奖外,还获得10个1等奖;在世界大学生德国红点设计概念竞赛中获得7个大奖;在世界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中斩获银牌,实现奖牌零的突破……
    
    
浙大建工学院三年级学生宋翔和他的两个同学在2009年的全国结构设计大赛中获得了一等奖,这是浙大学生连续第三次在全国结构设计大赛中获得一等奖。建工学院为鼓励学生开展“问题式”学习,专门开设了选修课《土木工程自主创新实验》,研制了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的“钢筋混凝土实验教学综合加载装置”和“加载与测试综合实验装置”,指导学生在完成一个结构设计的实验中学习。宋翔说,在这次大赛的参赛准备过程中,指导老师余世策博士给予了他们很大的帮助,从理论计算到制作出第一个模型,再反复修证,老师指导他们经历了从设计到制作、试验、修正、再实验的整个完整的工程流程。宋翔在大三之前就已经参加过了多项学校的研究式学习项目。他说,参加竞赛不是偶然,而竞赛,为象他这样有准备的同学提供了实践设想的机会和平台。
    
    
不仅是数学建模课程,不论是创业教育还是工程教育,或是基础学科的研究学习,“问题式”学习和“问题式”教学,正在越来越多地成为浙江大学本科教学的主流。学校鼓励高年级本科学生积极参入到教授们的科研工作中去,全校已开设的实践类和研讨类课程100多门;已经延续了10年的“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每年都有超过年级学生数年50%的学生参加。学校为此向每个获得立项的学生项目团队提供600元至1000元的科研经费支持。同时,杨启帆、熊蓉、陈越、顾大强、余世策……一批悉心指导学生学科创新实验的老师们都有一大批“粉丝”,他们已成为浙大学生网络论坛上的“明星”。
    
    (文 高楚清/摄影 卢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