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叫“廉政书屋”的地方

发布时间:2010-08-01来源:


    王欢 如龙组 07新闻学
    

    
今天在月山村里发现一个叫做“廉政书屋”的地方。书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讲是非常有吸引力的,尤其在这样一个常住人口只有800人,而且大多数为老年人的小小月山村,居然有这样一个清新雅致的地方,真是让人倍感欢欣。
    
    
迎门出来了一个50几岁的中年妇女,穿着翻领的格子衬衫。这衬衫已经看不出是灰色还是紫红色了,格子的分界线也模糊不清。她似乎看出我对这地方充满好奇,便热情的叫我进屋“吃茶”。
    
    
本是想参观这里的书籍的,没想到进门就被右侧墙壁满满的照片所吸引了,其中有三个男孩穿学士服的照片。女主弯着眼角角、拍着胸脯对我讲,“是我的三个儿子,两个本科,一个硕士。“顿时我充满好奇,这样一对似并不富裕的父母居然可以送三个孩子走出大山,这样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居然有一家三子到大学深造,这在城里也是非常不容易的。
    
    
她们一家姓吴,祖祖辈辈生长在月山村。“我们家条件很差的,三个儿子不知道吃了多少苦。”吴阿姨一边抓着瓜子,一边用手抹了抹眼角。吴大伯递给我一杯茶水,也搬个凳子坐在旁边,点起了一支旱烟。“我们俩身体不好,没技术也没本钱,连让孩子上学的钱都要东借西凑。”以前上学的时候,每个人每次回家带两罐咸菜就能吃半个月。孩子们十几岁的时候就上山砍柴,一背就是几十斤,走到窗口时弯着腰喊“妈妈,我回来啦”。
    
    
听着听着,我脑海中似乎浮现出了她描述的心酸的画面。“再苦也要供孩子读书,学文化总是好的,饿着肚子也要让他们脑子里有知识。”吴大伯一边说一边挥着微微握紧的右拳。我坐在这个破旧的泥房里,看着两位满面沧桑、头发花白的老人,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震撼。这不仅仅是伟大的亲子之爱,更是贫苦的人们对于文化知识的渴求,更是这些农民们对希望的坚守和执着。
    
    
聊着聊着就谈起了这个书屋。“廉政书屋”是浙江广播电视大学捐赠的、乡政府组织的一个公益性的小小图书馆。吴大伯告诉我们,之所以把书屋放到他们家是因为他们家出了三个大学生,村里人觉得他们家比较有文化氛围。另外,他们也非常乐意管理这些图书,让乡里的大人小孩都有书读,也是他们回报那些关心帮助他们的人们的一种方式。
    
    
吴大伯和吴阿姨特地腾出一间屋子来存放书籍。房间不是很大,在窗边放置着一个漆光锃亮的木制柜子,柜子上没有一丝灰尘,里面有包括中外名著、科技知识、营养保健、学习辅导等各类书籍。我取下了一本《安娜卡列尼娜》翻翻看,书页非常新,只是在每页的右边会有多多少少的汗渍和指纹的痕迹,书上没有一处划痕和折页。吴大伯说“村里人都很爱惜书的。我们借书记录都记了满满两大本了,这书还是这么新。”吴阿姨接着说“我们不要一分钱工资,这是做善事,村里有个书屋,大家都有书读。”说着说着两个人哈哈的笑起来。
    
    
我深深的被两个老人的朴实和坚强所打动,被他们这颗爱子之心和感恩之心所震撼。两个年过半百的老人,用自己的肩膀扛起了孩子们辉煌的未来,用自己的微薄之力为村民、为社会、为国家默默的付出,我欣赏这种伟大。
    
    
讲起孩子们的现在,他们总是会露出欣慰的笑容。但是,三个儿子的生活也并不是十分富裕,家庭的重担也压在他们身上。两位老人自己种点田、采点蘑菇、靠着前几年的微薄积蓄过日子。“生活还是很很苦的,都苦一辈子了,就希望孩子们好好的,我们两个怎么样都没关系,他们好我们也就安心了。”听着这些话,我的心头一阵酸痛。
    
    
这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月山村民的故事。他们可能没有惊天动,却在用自己的坚强来书写平凡的人生;他们没有怨天尤人,却在用自己的努力来抗争命运;他们总是心存感激,往往尽自己的微薄之了来回报这个社会。
    
    
可能我再也不会来这个乡村,可能我再来时这里已物是人非,可能我再也不会见到吴大伯和吴阿姨。临走的时候,我将一点心意塞到吴阿姨手里,阿姨拒绝连忙说“这钱我不能收,学生还没收入呢。”我轻轻地拍拍阿姨的手说“我一个月可以省下来这些钱的,我没能力帮您二位太多,希望二老身体健康、快快乐乐的。”阿姨留下了眼泪,大伯也湿了眼圈,我最终也没留下姓名。走到巷尾,看到二老还在家门口张望,我含着眼泪挥手道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