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年前,联合国前秘书长安南的首席新闻发言人弗雷德·埃克哈德成了浙江大学的客座教授,在杭城掀起轰动。时隔4年,也是在浙大任教的最后一年,他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出版了《为联合国发言》和《冷战后的联合国》两本书,书中收录了他在浙大讲学的课程讲稿。
昨天,埃克哈德接受记者的采访,畅谈在中国的所见所感,言行举止镇定自若,当年的大将之风犹存。
提到自己的学生,埃克哈德很骄傲,“和美国学生相比,浙大学生很努力。”同时,他也显露出担忧的神情,因为无论是大学生还是中学生都有很多压力。上个学期,他晚上9点上完课,在路上碰见许多穿着校服的中学生,一问吓一跳,原来这些人还有课。
埃克哈德说:“他更愿意看到学生有一种轻松的学习状态,我建议学生,要为自己的健康考虑,包括身体和精神健康,一定要让自己更放松,越年轻就越需要放松。”
这样的教育理念来源于他的生活心态——懂得享受。他回忆在法国时的日子,每天11点以前都穿着睡衣在家里电脑前工作,到了点,洗澡换衣服,倒一杯鸡尾酒,然后在公园里一待就是四五个小时,浇花、除草。晚上,埃克哈德还经常和妻子去餐馆吃饭,沿着海岸线散步。说到这,他不禁感慨,“生活真美好呀!”
“在杭州,生活是一种艺术。”埃克哈德说,杭州是一个休闲的好地方,每天可以去植物园呼吸新鲜空气,去西湖边逛逛,搓麻将、打牌。他喜欢摄影,经常随身带着相机,捕捉生活中的点滴:晨练的老人、菜场买菜时的场景、水里的鱼儿……他站在外国人的角度看待生活,每一天他都把照片编辑成文档,附上生活见闻,用E-mail发给125位朋友,其中75位是在联合国共事的同事,还有家庭成员和一些亲密的朋友。
他在浙大的合作教授赵晶晶说,“今天早上我打开邮箱,发现他已经写到《杭州的第12天》了。”埃克哈德说,将来有可能会出一本关于自己在中国生活的书。
(2010-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