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二与浙江省基层医院深度合作

酝酿设立医院管理公司输出文化、技术与管理

发布时间:2011-03-01来源:浙医二院 作者: 方序


    2月26日,浙大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与省内近80家县级医院和乡村卫生院的近300名负责人,集聚衢州衢江区,探索协作医院模式的新发展,谋划将更多的名医资源、先进的管理理念“下沉”到县级医院,将基层医疗问题解决在低成本阶段,帮助基层居民以最少的花费享受最有效的医疗服务,从而实现“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据悉,浙医二院正在设计和酝酿建设医院管理公司,输出医院文化理念、医疗技术、管理模式等,以此促进以医疗资源纵向整合为目标的医疗集团建设。
    
    从2010年8月开始,浙医二院与衢江医院开始尝试一种新的协作医院模式,双方签署对口协作协议,浙医二院衢江分院在衢江挂牌,以实现省区同质、区乡同质的医疗服务水平,破解欠发达地区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难题,让百姓不出家门就可享受到省级医院的优质医疗服务。
    
    浙二派出消化内科潘文胜、骨科李伟栩、妇科陈学军、外科李志宇4位专家,作为首批常驻衢江分院的专家团队,扶持重点学科建设,开展业务指导、专家门诊和手术治疗,并在人才培养、业务指导以及危重病人救治等方面实行一对一帮、教、带,还成立了浙医二院衢江眼科中心。医院根据衢江区患者的需要,定期派出眼科专家姚克、妇科专家郑伟等名医,赴衢江分院坐诊、查房及手术,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了省城专家的高水平服务。
    
    
“我们是基层医院,原来觉得能搞定基本的疾病就已经很不错了。可是专家们几个问题,就让我们哑口无言,忽然觉得还是需要学习!现在,我们给病人看病时,开始带着问号去看病,尤其是比较难的疾病,会组织大家讨论、请专家来会诊了。”一位刚考上在职研究生的医生说。
    
    在衢江分院院长周亦文看来,这样的协作,带来的不只有医生主动进步愿望的提高,还有医疗管理理念的提升。在当地乡村医院反复就诊的患者,现在通过乡村全科医生,就可以预约衢江分院的对口专家,精准看病,“守门员”的作用开始发挥;在衢江分院无法解决的疾病,通过网络分诊预约,可以直接挂上浙二专家号,直接到杭州看名医……
    
    合作以来,衢江分院的门诊量增加了25%,住院量增加17.8%,业务收入同比增长40%,ICU病人明显增多;而门诊均次费用,却没有增加。
    
    “接下去,我们计划在浙二支持下,建立区域放射中心、区域临床检验中心、区域病理中心,接通乡村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甚至村卫生室。今后,复杂的检验标本,我们上门收取,检验完成后,通过网络传回报告;X光片可以网络传输读片,复杂的就传到浙二,甚至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患者可以呆在家门口,但是信息和医生在动,得出诊断结论。”周亦文满怀憧憬地绘画蓝图。
    
    
与衢江分院的合作,是浙二的一次尝试,尝试将医疗资源下沉到农村基层,积极探索为农村培养高级医疗卫生人才的长效机制,逐渐建立起城市大医院与县级医院的对口支援机制,实现卫生资源整体联动。“协作医院”模式的下一步发展方向是什么?浙医二院院长王建安说,在国家没有出台相关鼓励政策的情况下,大医院出人出资无偿帮助基层医院,这一行动体现了公立大医院的公益性和社会责任感,但是其发展能否可持续就得打个问号了,“衢江分院是一次尝试。也许,未来的发展方向还是在扶助县级医院回归良性运转之后,实现大医院和小医院的职责分工、优势互补。”
    
    除了衢江分院,浙二还与慈溪第三人民医院、青田县人民医院等100家基层医院和社区服务中心建立了协作关系。据悉,浙二正在设计和酝酿建设医院管理公司,输出医院文化理念、医疗技术、管理模式等,以此促进以医疗资源纵向整合为目标的医疗集团建设。目前,浙二已经建立了协作医院→浙二→UCLA的数字化网络建设已经完成,并且正向乡村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延伸,也就是说,今后,浙江各地居民可以足不出户,就“点刀”县医院、省城大医院甚至美国大医院的医生,会诊疾病。
    
    (方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