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贵大研究部署新时期对口支援工作

发布时间:2011-04-28来源:





    4月27日,记者在浙江大学玉泉校区邵科馆召开的浙江大学——贵州大学2011年度对口支援工作例会上获悉,两校将在总结十年对口支援工作成效和经验的基础上,在新时期启动实施“1448”行动计划,继续扎实、深入推进对口支援工作。在“十二五”开局之年的2011年,将着力完成10大重点任务。
    
    
贵州省委常委、统战部长龙超云,浙江大学党委书记金德水、校长杨卫,贵州大学党委书记姚小泉、校长陈叔平和教育部高教司综合处负责人出席当天上午的例会并分别讲话。浙江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陈子辰代表双方报告了两校十年对口支援工作情况以及“十二五”对口支援工作思路。贵州大学常务副校长封孝伦、党委副书记任钢建等出席。会议由浙江大学副校长姒健敏主持。
    
    2001年,教育部组织实施“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浙江大学牵手第二故乡的贵州大学,结成对口支援合作伙伴。十年来,两校密切合作,积极探索,在教师队伍建设、干部双向挂职、学科建设、科学研究、教育教学方面形成了一套校际合作、互惠共赢的有效机制,对口支援工作取得显著成效。贵州大学的办学水平得到极大提高,在贵州省高等院校中发挥了引领和示范作用。不仅成为对口支援工作以来西部地区受援高校中第一所进入“211工程”建设的高校,还在工程院院士、重点学科、博士后流动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973项目、国家级精品课程等10余个领域实现了“零”的突破。
    
    “浙大对口支援贵大,不但给了贵大‘鱼’,也教会了贵大怎么‘打渔’。” 亲历十年对口支援工作的陈叔平说,浙大不仅给贵大带来可以罗列的有形的东西,最重要的是给贵大以精神的支持,给贵大带来了发展思路的启发和指导,带来了工作作风、工作方法的示范,带来许多信息、朋友、机会,帮助贵大增加了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大学的信心。“这正是对口支援工作的真谛之所在,价值之所在。”
    
    2010年,根据教育部部署,浙江大学与贵州大学共同制定并启动了新一轮对口支援工作行动计划。在“十二五”期间,两校将围绕提升贵州大学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这一核心目标,通过实施师资队伍结对、人才培养互动、科研服务拓展和管理水平提升等四大工程,促进贵大师资队伍水平、人才培养质量、科研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等四个方面显著提升,重点共建动物学、计算机软件与理论、生物学、电子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民族学、农业经济管理和药学等八个学科。也即“1448”行动计划。
    
    而在“十二五”开局之年的2011年,两校将结合贵州省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重点在推进质量工程的项目管理与百门课程建设、加快培育国家级精品课程、探索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模式、选派挂职干部及学科带头人、提升青年教师学历、推进科技合作项目、推进重点支持学科的对口支援工作、推进两校青年教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建立对口支援项目督查和评估机制、筹备召开两校对口支援工作例会等十个方面开展合作。
    
    
杨卫在讲话中指出,一流大学要有自己的社会责任,中国东部高校的发展必然要带动东西部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浙大与贵大的共建是天合之作,我们要从战略上高度重视,把它始终放在对口支援工作的第一要务,长期合作下去。他强调,要在总结过去十年成效和经验的基础上,深入研讨、仔细谋划新时期的对口支援工作,使这项工作有规模,有高度,有经验,有经费,有抓手,有辐射。
    
    
金德水指出,做好对口支援贵州大学的工作,有力地带动了浙大服务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各项工作,是学校反哺第二故乡的重要体现,同时也为浙大师生成长成才提供了广阔的锻炼舞台。我们坚信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发自内心地想把各项工作抓紧抓实抓好。他强调,继续支持贵大发展是新时期浙大肩负的重要历史使命。在浙大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中,支持贵大的决心不变、力度不减、队伍不松,继续做到思想认识到位、政策措施到位、经费保障到位、责任落实到位。
    
    
会上,对口支援管理水平提升工作小组、师资水平提升工作小组、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工作小组和科研服务能力提升工作小组的代表汇报了各小组的工作情况。浙大与贵大相关部门负责人和对口支援学科的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文 高楚清/摄影 古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