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向兰溪桥,兰溪桥下水滔滔,层层风板红裙舞,犹似飞虹赴凌霄……”这几天,香港岭南大学一年级的蔡明凤第一次来到大陆的乡村——浙江庆元的五大堡乡,第一次看到廊桥,被它们古雅之美深深吸引住了。5月31日上午进行的对话庆元地方官活动中,她朗诵了这首自己创作的《梦回古廊桥》。
和她一起来的是浙江大学主办的“廊桥:让文化穿越时空”2011浙港两地大学生文化交流营的60位同学。庆元是中国廊桥之乡,香菇种植的发源地,廊桥技艺已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12项急需保护的传统技艺之一。在3天的时间里,同学们探访了“国宝”如龙桥等8座风格各异的古廊桥,参观了当地香菇的种植基地和博物馆;还在中国第一台“山寨春晚”诞生的庆元举水乡月山村,与当地村民共同登台演出狂欢。
“我到过大陆的一些大城市,而农村则是第一次来。”香港理工大学旅游管理专业的杜昊同学说,“从前总觉得农村就是比城市落后,真的没想到这里有那么多值得看、学习和体会的地方。我亲眼看到了廊桥,知道了这种几百年前的古代技艺在这里还没有消失,还在继续传承。这种古代的智慧应该永远都被保护和传承下去。”
廊桥究竟意味着什么?这是实地体验了廊桥后,同学们最想知道的问题。对话庆元地方官的活动上,庆元县党委书记陈景飞说,廊桥作为千百年历史的见证,是人们劳动的创造,文化的积累。她不仅反映过去庆元的经济实力,更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同时它也是古人的智慧的体现,更与当地山水组成了绝美的人文景观。
浙大旅游系副教授周永广说,廊桥有着“神秘和纯净”的特质。从旅游发展角度看,“神秘和纯净”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成为最有利的旅游元素。“庆元是浙江的西藏,浙江最偏远的地方,而廊桥所代表的是中国传统优美的乡村风光,梦寐以求的生活状态,让庆元成为可以诗意栖居的地方。”这正是廊桥对于今天的价值所在。
活动主办方相关负责人说,庆元并不是浙江省经济最发达的地方,把庆元作为浙港学生文化交流的目的地,是因为在这里,可以看到当地百姓和政府对于文化遗产的呵护,这是对传统文化的珍视,也是对最纯真、最质朴的社会理想的呵护。这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大都市并不多见,学生们可以通过这次寻访,去思考文化传承与保护对于现代社会究竟意味着什么。
(周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