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名校端午五常赛龙舟

浙大龙舟队三周前组建

发布时间:2011-06-01来源:都市快报


    中国的端午龙舟传统已有两千多年,而说到杭州龙舟,必提西溪。
    
    
西溪五常乡赛龙舟历史已有五百多年,从古至今,从来都是当地农民自己组队竞赛。
    
    
今年,五常龙舟竞赛却有了一项新内容:邀请国内六所著名大学组队参赛,它们是:北大、清华、复旦、南京大学、上海交大和浙江大学。
    
    
这些学校虽然都没有自己的龙舟队,但北大清华的赛艇对抗赛已经办过10届,为此还特招过一批平均身高将近一米九的高水平赛艇专业学生。
    
    
所以,三个星期前,浙大校领导找到傅老师,让他担任未来龙舟队教练时,傅老师顿感责任重大,尽管领导一再声明,“不要担心,成绩不是最重要的。”
    
    
傅老师45岁,是浙大田径队短跑项目教练,自己从没划过龙舟,依稀记得上一次划船大约是在十多年前,单位组织大家在西湖上搞了个划船比赛。
    
    
5月10日,浙大组建龙舟队的告示在网上向全校公布,同学们热烈响应。进入初选的30多个学生来自各个学院年级专业,博士硕士本科都有,最大的1985年生,最小的1992年生。
    
    
从报名的学生中,傅老师发现了一宝:曾庆蛟,体育专业研究生,这个来自山东的壮小伙,本科就读于东北电力大学龙舟专业,多次参加过国内大型龙舟赛事,拿过不少团体第一。
    
    
于是,曾庆蛟马上成了傅老师的得力助手。
    
    
如果按照龙舟专业的标准,对选手身体条件要求非常严格,比如,手臂伸展长度要大于身高(当年打乒乓球的曾庆蛟身材瘦小,但就是因为这一条才被教练看上),对体能的要求也非常高。
    
    
但快速组建的浙大龙舟队完全顾不上那么多,对30多名报名者讲了些技术动作要领后,就直接上船,“在战斗中学会战斗”。
    
    
一边实践,一边选拔,看谁力量大,看谁水性好,看谁动作做得规范……
    
    
    浙大首支龙舟队队员合影(少数队员因故缺席)
    

    初步确定了六男四女10名划手。他们是:李宝玉、张夫清、冯俊、刘阳、刘仁和、李运泽、康青凌、王倩、陆田园、郭雨丝。
    
    
从专业看,有外语、管理、生物、教育等,校篮球队的刘仁和、李运哲身高都有一米九几,女排队员王倩身高一米八,女生康青凌本来专长是打网球。
    
    
而更多的选手都不是体育特长生,他们凭着一腔热情和良好的身体条件加入了龙舟队。
    
    
比如,应用生物专业的李宝玉同学,当初在报名申请表里写道:
    
    
我是来自山东农村的孩子,我可以在12分钟跑拿到满分后继续激烈地打上两个小时篮球,我绝对相信自己的体力和爆发力……
    
    
结果几次下水实践后,李宝玉就凭着优秀的体能和吃苦耐劳,牢牢占住了一条船上最重要的位置——头桨。
    
    
高占文,身高1米七,体重60公斤,是身材最瘦小的一个,当划手条件不够,但却是当鼓手的好材料。
    
    
钱良荣来自水乡绍兴,傅教练看他水性奇好,让他“改行”去掌舵,钱同学刚开始一心只想当划手,后来也愉快地接受了舵手的新角色。
    
    
这些天,在浙大紫金港校区启真湖平静的水面上,经常驶过一艘龙舟,伴随着高占文同学甩开臂膀擂出的“咚咚”鼓声,岸上经过的同学都知道是浙大自己的龙舟队在训练,纷纷驻足观看,有的朝着湖面高声加油呐喊。
    
    
组建至今只有两周多的浙大龙舟队,虽然全部下水时间不到30小时,但先后克服了打转、摇摆、频率不齐等技术难关,划得有模有样、有板有眼了。
    
    
下周一,五月初五,西溪五常,他们将迎战远道而来的各个名校对手。
    
    
“对手”一词,对这次五常龙舟赛来说显然并不准确。
    
    
“我们五常龙舟的精髓,不是赛龙舟,而是闹龙舟,是一次热闹、开心的民俗文化聚会,”西溪管委会经营管理科毛科长说。
    
    
“比赛和名次肯定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以龙舟交朋友,让我们的民俗文化传统,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2011-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