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上午,“浙江大学西迁旧址泰和临清书屋修缮捐赠仪式”在泰和县的浙大西迁办学旧址临清书屋举行。浙江大学副校长姒健敏代表浙江大学教育基金会将50万人民币募集款支票交到泰和县县委书记廖晓军手中。这笔捐款将作为临清书屋修缮的专款。
七十四年前的7月7日,抗日战争爆发,浙江大学被迫辗转西迁,760多名师生,在竺可桢校长的率领下,先后分别在浙江天目山、建德,江西吉安、泰和,广西宜山,贵州青岩等地辗转迁徙,流亡办学。1938年2月,浙大师生曾在泰和停留办学6个多月。半年多时间里,浙大临时校址设在以萧百万庄园为中心的上田村和黄岗村,华阳书院、大原书院及萧百万家的趣园是当时的主要校舍。临清书屋原为临清书院,是盐商萧百万的私家私塾,浙大入住庄园以后,校长办公楼就设在临清书屋。历经数十年的风雨,临清书屋已是危楼,修缮迫在眉睫。
廖晓军表示,浙大与泰和的情谊源远流长,浙大西迁旧址是泰和县的宝贵财富,泰和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对浙大西迁旧址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对于临清书屋的修缮工作,县委、县政府将高度重视并统筹安排,严格管理好捐赠资金,为工程建设提供各种便利条件和有力保障,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
简短的仪式后, 由浙江大学党委宣传部、档案馆、发展联络办等部门负责人组成的浙大代表团一行与浙大江西校友会、地方相关部门负责人在县中心会议楼就“临清书屋”修缮规划进行了方案评审和座谈,就临清书屋的保护和利用、进一步加强校地合作等进行了交流和探讨。
7月8日,代表团在浙大江西校友会名誉会长、原江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钱梓弘,浙大江西校友会会长、原江西省发改委主任王明善等诸位校友以及泰和县县委常委、宣传部长邓复玲等陪同下,参观和考察了泰和县境内现存的西迁办学旧址。
(张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