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至5日,由浙江大学和剑桥大学联合主办的第七届“全球化制造与中国”国际会议(GMC'11)在杭举行。本次会议以“新时期下的中国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转型升级和战略”为主题,就在金融危机中成功突围的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以及全球制造网络的创新等议题进行了研讨。浙江大学党委书记金德水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讲话。
来自英国剑桥大学、美国西北大学、日本东京大学和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以及中国科学院等国内外10多所科研院校的学者,与吉利、rockwell、东芝等知名企业的专家一起,就“对外直接投资和企业转型升级”、“全球制造网络的理论和最佳实践”、“企业间网络和能力构建”、“开放式创新和全球研发”、“包容性发展和包容性创新”等学术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和讨论;会议还分别设立了“动态合作网络的管理”、“中国制造业的创新和转型升级”和“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三大专题学术论坛。企业界人士还专就企业全球化问题、制造业发展趋势、制造业各领域的创新以及创新升级问题展开了研讨。
英国华威大学教授Simon Collinson,美国西北大学教授Michael Radnor,浙江大学教授吴晓波作大会主题发言。Simon Collinson就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形式进行分析,并分别从国家和企业层面进行了详细阐述,他认为并购可以填补能力的差距;Michael Radnor阐述了下一代制造业面临的战略和技术挑战,他认为“智造”将会是下一代制造业的趋势。新兴技术的应用,材料、过程、产品的改进以及迅速的适应变化的能力都是“智造”所必需的关键要素;吴晓波就中国对外直接投资(ODI)和工业转型升级进行了阐述。他认为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前期选择很重要,但并购后的整合更重要。中国企业在并购前就需要有一个正确、全面的认知,有系统的框架,这才可以有效的避免并购风险。
从2005年开始,“全球化制造与中国”国际会议每年轮流在浙江大学和剑桥大学举办,至今已经连续举办了七届,是制造业管理领域的国际盛会。承办本次会议的浙江大学创新管理与持续竞争力研究中心自2005年5月成立以来,先后创造性提出了“二次创新”、“组合创新管理”、“全面创新管理”等原创性创新管理理论和范式。
(姚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