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头条

浙医一院肝移植逾千例

“杭州标准”引领肝移植学科发展方向

发布时间:2011-10-18来源:浙大新闻办作者:王其玲 彭凤仪3809


    10月17日上午,西北工业大学材料科学家、71岁高龄的周院士健步走上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会议厅讲台,讲述了自己接受肝移植五年零三个月以来的健康生活。当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举行肝移植千例庆典暨肝移植国际研讨会,二十名肝移植受者和近十名捐肝勇士,从领导和专家手中接过纪念牌和鲜花。
    
    
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浙江大学党委书记金德水出席会议并致辞。来自国家卫生部、浙江省卫生厅、中华医学会、中华器官移植学会、浙江大学的有关领导,美国、中国香港等国内外器官移植领域专家到会祝贺,并共同交流肝移植临床经验,探讨移植技术发展。会议由浙江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陈子辰主持。
    
    
截至17日,在中国工程院院士、浙医一院院长郑树森带领下的浙医一院肝移植中心已成功施行肝脏移植1031例,其中活体肝移植166例。良性终末期肝病术后1年生存率达95.2%,3年到5年的生存率达70%到80%。其中肝肾联合移植病人创造并保持国内最长记录(12年余),胰肾联合移植病人保持亚洲最长记录(17年余)。创国内最小年龄婴儿活体肝移植记录,活体肝移植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并开创了国内急诊活体肝移植治疗急性肝衰竭的先河。
    
    
浙江大学附属一院肝脏移植团队2006年提出了具有重大国际影响和国情特色的肝癌肝移植受体入选标准——“杭州标准”,这一标准突破了肿瘤直径5厘米的限制,在国际上首次将肿瘤分化程度纳入受体选择标准中,并建立了肝移植技术创新体系,在不影响患者移植后生存率的情况下,扩大了肝癌肝移植受体入选范围,降低了术后肿瘤复发的危险,让更多原本无法进行手术的肝癌病人有了生存的机会,挽救了一大批终末期肝病患者。目前,“杭州标准”已受到国际学术界广泛认可。
    
    
会上,美国UCLA外科系主席、肝胆胰外科主任Ronald w.Busuttil教授还向郑树森教授颁发了UCLA荣誉教授证书。
    
    (王其玲 彭凤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