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媒体浙大

新生心理辅导从寝室开始

浙大启动“新生之友”寝室联系制度

发布时间:2011-11-01来源:科学时报作者:潘怡蒙3087


    浙江大学“新生之友”寝室联系制度启动仪式近日举行。这是自2005年浙大开始实施“一年级新生特别教育计划”以来推出的又一项面向一年级新生的“领航”计划。第一批有339位浙大教授和中层干部自愿报名,成为339个新生寝室的联系人。
    
    
浙大学工部部长金海燕说,浙大的招生按大类录取,一年级新生实行大类培养,这对新生规划人生方向、选择确定自己的专业和实施“宽基础”培养非常有益。但是新生所在的求是学院的每位辅导员要面对200名学生,班主任要面对30名以上的学生,在新生大学生活起步的阶段,“新生之友”寝室联系制度将是一种良好的补充。
    
    
2011年上半年,浙大党委书记金德水在对浙大辅导员队伍情况进行调研的过程中,与工作在新生工作一线的辅导员们进行座谈,了解队伍现状和他们在工作中的困惑。在听取了辅导员们的意见和建议后,今年8月,金德水向求是学院提出了建立“新生之友”寝室联系制度的建议。
    
    
在启动仪式上,金德水说,进入浙大的学生都是当地高中学生中的佼佼者,但进入浙大后却发现高手如云,这对很多学生会造成心理冲击;另一方面,也有相当一部分新生在中学阶段的学习是在家长和老师的严格管束下完成,进入大学后不能适应自主学习的环境。这就需要设立一种制度,搭建起学生和老师之间顺畅的沟通桥梁,而老师则需要扮演三种角色,朋友、家长、老师,这样才能开展学业指导和思想政治教育,正确引导学生的成长,对学生的未来负责。他强调说:“一所好大学,应该一切为了学生,她既要有大楼、大师,也要有大爱。老师就是要围着学生转,学校就是围着老师和学生转,这也是我们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体现。”
    
    
这项被定名为“新生之友”的制度由本科生院学生工作部和求是学院负责实施。9月2日,面向全校教职员工的动员开始之后,不到半个月,第一批自愿报名的“新生之友”联系寝室共计442个,占新生寝室总数的三分之一。
    
    
“作为‘新生之友’,我认为我最应该做的是培养学生如何做人,只有做好了人才能做好事。”浙大生命科学学院院长管敏鑫是第一个报名参加“新生之友”的老师,他说,“现在的孩子都是家长们的掌上明珠,捧在手里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所以孩子的性格不免有些娇纵,经不起风雨,我们应该接过家长手里的接力棒,以家长的身份,以朋友和老师的身份培养学生的抗击打能力、坚持的品格和人际交往能力,因为只有具备了这些基本素质,才能在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中生存。”
    
    
金德水对其联系寝室的学生说:“你们碰到任何困难,都可以来找我,特别是新生共性的问题,我一定会问责、解决。但你们不要以为我是党委书记,就可以‘占便宜’,我希望你们每一个人都努力学习,健康成长。”
    
    
(本报通讯员 潘怡蒙)2011-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