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浙大报道  观点  报告

王国平: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城市(一)

——以杭州为例

发布时间:2011-11-03来源:浙大新闻办作者:王国平94425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摇篮、文化进步的载体,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新农村建设的引领者,也是人类追求美好生活的阶梯。当今的中国城市化已成为人类进步和全球经济增长的强大引擎和核心动力。
    
    
21世纪是城市的世纪,21世纪的竞争是城市的竞争。城市兴则天下兴,城市稳则天下稳,城市安则天下安。高速推进的城市化,在给城市带来千载难逢发展机遇的同时,也给城市发展带来了人口膨胀、环境污染、交通拥堵、千城一面、贫民窟显现等城市病。为此,人们不禁要问“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城市?”
    
    
其实,早在两千多年前,古希腊大思想家、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就说过:“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在城市居住是为了生活得更好”。两千年后的今天,“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已成为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因此,我们认为,一座经济发达、政治清明、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环境优美、生活幸福的城市,才是一座令人向往的理想城市。而要建设这样的城市,就必须直面高速城市化导致的各种“城市病”,就必须应对城市化带来的严峻挑战。
    
    
五千年前,勤劳智慧的杭州先民就是顶尖级的造城高手,在良渚建成了“中华第一城”。五千年后,我们作为良渚先民的“薪火传人”,有责任、有义务成为中国乃至世界顶尖级的造城高手,也有信心、有能力成为直面高速城市化挑战的应对高手。
    
    
今天,我想以“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城市”为题,结合新世纪以来杭州城市工作的实际,就如何创新理念、创新思路、创新实践,寻求城市化挑战的应对之策、破题之法,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学城市化之路,谈谈自己的一些思考,与大家作一交流。
    
    
挑战1: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挑战
    

    
挑战:文化是一座城市的“根”和“魂”。杭州是一座具有8000年文明史、5000年建城史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七大古都之一。杭州的历史文化遗产,凝结着杭州先民的勤劳智慧,承载着杭州深厚的文化积淀。最近二三十年来,国内大多数历史文化名城都在“旧城改造”中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杭州也不例外,杭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地面现存文化遗产却已所剩无几。就是具有世界级文化遗产价值的西湖、大运河、良渚遗址和南宋皇城大遗址,也都不同程度地面临着破坏的威胁。
    
    
如何当好历史文化遗产的“薪火传人”,保护杭州文化记忆,实现保护与发展的“双赢”,已成为杭州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大课题。
    
    
对策:我们认为,文化是城市生命力之本、凝聚力之魂、创造力之源。文化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政治文明的“导航灯”、社会和谐的“黏合剂”,文化软实力已成为衡量一座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指标。杭州坚持既关注经济硬实力,又关注文化软实力;既关注修复自然生态,又关注修复人文生态;既打造投资者天堂,又打造文化人天堂的理念,大力推进“软实力提升”战略。
    
    
我们认为,一座没有文化遗产的城市,就是一座没有特色的城市,没有灵魂的城市,就是一座“千城一面”的平庸城市,没有吸引力、竞争力、生命力的城市。全球化绝不是城市特色全球化,相反,城市特色是城市参与全球化的资本,推进城市化的坐标,是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的杀手锏。因此,杭州提出了“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是最大政绩”、“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就是保护生产力”、“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投入是回报率最高的基础性投入”、“保护和发展‘鱼’与‘熊掌’可以兼得”、“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人人有责”和“保护第一、应保尽保”等一系列理念。先后实施了西湖、湘湖、西溪湿地、运河、市区河道、良渚大遗址、南宋皇城大遗址和中山路综合保护工程,推进了历史文化遗产的全面保护,实现了千年古都神韵与现代化大都市风采的同城辉映。对229处国家、省、市级文保单位,239个市级文保点实行了重点保护;对胡雪岩故居等60余处(群)文保单位进行了全面修缮;对玛瑙寺旧址等70多处历史建筑和一大批有价值老房子进行了重点修缮;对中山中路等10余个历史文化街区和南宋皇城遗址等10多个文化遗址实行了全面保护;对市区50年历史以上的老房子做到了“应保尽保”;对白蛇传等90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抢救性保护,并被列入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案例:十年前,杭州就把“西湖申遗”作为实施西湖综保工程三大目标之一。十年中,我们连续九次推出了新西湖。通过西湖综保工程,西湖“三面云山一面城”的城湖空间特征没有改变,“一湖两塔三岛三堤”的大格局没有改变。十年中,西湖周边不仅没有新建破坏景观的建筑,而且拆除了影响景观的建筑58.5万平方米,外迁景区单位265家、住家2791户,为西湖减轻了7000多人的人口负担。十年来,恢复西湖水面0.9平方公里,新增景区公共绿地100多万平方米,保护修缮、恢复重建了180多处景观,使西湖的自然、人文生态得以全面修复与延续。可以说,现在的西湖正处于历史上最好的时期之一,正呈现出历史上最完美的景象。
    
    
同时,我们坚持“还湖于民”目标不动摇,推出了“西湖免费开放”的重大举措,使西湖真正成为杭州老百姓的西湖、中国人民的西湖、世界游客的西湖。西湖已成为中国第一家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家不收门票的5A级景区。今年6月24日在世界遗产委员会第35次会议上,全票通过了杭州西湖列入世界遗产的名录,圆了800多万杭州人的“世纪之梦”。西湖申遗过程中,我们提出了“还湖于民”目标不改变、门票不涨价、博物馆不收费、土地不出让、文物不破坏、公共资源不侵占的“六个不”的庄严承诺。西湖申遗成功后,我们仍将不折不扣地兑现“六个不”的承诺,并将其作为处置西湖周边任何突发事件的准则。
    
    
挑战2:城市规划的挑战
    

    挑战:长期以来,杭州由于受老城区发展空间制约,只能在狭长的“腰鼓城”里做文章,但如果继续围绕西湖搞建设,以老城区为中心,以圈层式扩张模式向外蔓延,城市规模日益扩大,外来人口大量涌入,那么,杭州就不可避免地导致“城市病”爆发,产生土地紧缺、交通拥堵、住房紧张、环境恶化、外来人员就业困难等“城市综合症”,以及由此而引起的城市人群的身心疾病。
    
    
如何拓展城市发展空间,科学规划城市空间形态,改变传统的城市单中心扩张方式,已成为城市化过程中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
    
    
对策:在城市空间布局上,杭州坚持“保老城、建新城”理念,制定了“两疏散、三集中”方针,提出了“城市东扩、旅游西进,沿江开发、跨江发展”的城市发展战略。按照网络化、组团式、生态型的空间发展思路,明确了“一主三副、双心双轴、六大组团、六条生态带”的组团式空间布局,推动城市发展从圈层式形态,向组团式形态转变,使城市建设从原来以西湖为中心的团块式发展,向以钱塘江为轴心的多中心、组团式发展转变,形成“东动西静南新北秀中兴”城市新格局。
    
    
在城市规划编制上,杭州始终坚持规划超前性、系统性、权威性、操作性理念,立足城市发展实际,把握时代发展脉搏,高起点编制城市规划,在纵向上注重城市总体规划到分区规划、专项规划、详细规划、城市设计、建筑设计的规划贯通,形成由宏观到微观的规划体系;在横向上注重对城市空间规划、产业规划、经济社会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的统筹与协调,形成了“多规合一”规划格局。通过科学编制规划,统筹了老城保护与新城建设、工业发展与服务业发展、城区发展与郊区发展、城市建设与城市管理,为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规划保证。
    
    
案例1:新世纪初,杭州为突破发展空间的制约,改变长期以来在“螺丝壳里作道场”的局面,经国务院批准,萧山、余杭“撤市设区”,使市区版图面积从683平方公里扩大到3068平方公里。这一行政区划的调整,为加快江南、临平、下沙三个副城和塘栖、良渚、余杭、临浦、瓜沥、义蓬六大组团建设,形成“一主三副六组团”城市空间形态,实现城市建设从“西湖时代”迈向“钱塘江时代”,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案例2:杭州在编制大江东新城发展规划工作中,坚持“多规合一”理念,将大江东地区的空间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基础设施规划、生态安全规划等规划内容,整合在《大江东新城发展战略规划》“一张图”上,实现了“多规合一”,有效解决了各类规划之间互不统一的问题,真正发挥了城市规划的龙头、调控和保障作用,为把大江东新城打造成“杭州的浦东”,再造一个“新杭州”,再造一个“杭州工业”奠定了坚实的规划基础。
    
    
挑战3:城市建设的挑战
    

    
挑战:长期以来,不少城市为推进城市现代化,误把大楼、大道、大立交看成是现代化的标志,按照“拆老城、建新城”的传统思维,一方面采取“旧城改造”办法,对老宅、老街、老城实施大拆大建,“推倒重来”;另一方面大量使用水泥等建材,使城市成为水泥丛林,导致城市传统风貌遭受严重破坏,割断了城市历史文脉,抹杀了城市个性,出现了“千城一面”的局面。
如何在传承历史文脉的基础上,推进城市现代化,实现新城建设与老城保护的“双赢”,是高起点推进城市化的难解之题,也是必解之题。
    
    对策:在城市建设上,杭州在借鉴西方“城市更新”理论中的合理元素,吸取了不少城市“拆旧建新”的现实教训基础上,提出了“城市有机更新”理念,把生物学中的“生命”概念引入城市建设,把城市作为一个生命体来对待,坚持传承历史、适应当代、面向未来,按照以民为本、保护第一、生态优先、文化为要、系统综合、品质至上、集约节约、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取得了新城建设与老城保护的“双赢”。近年来,在“城市有机更新”理念的指导下,一方面实施了“33929”、“三口五路”、“一纵三横”、“五纵六路”、“两口两线”、“两纵三横”、“十纵十横”等道路综合整治工程,另一方面对市区总长达830公里的273条河道,实施了市区河道综合整治与保护开发工程。同时,坚持以道路(河道)的有机更新带动城市有机更新理念,通过道路(河道)的有机更新带整治、带保护、带改造、带建设、带开发、带管理,推进了城市街道建筑的有机更新、城市河道的有机更新、城市自然人文景观的有机更新,也推进了20多座新城和100多个综合体的建设 。
    
    
案例:近年来,杭州实施了背街小巷改善工程。工程通过打通断头路,疏通了交通瓶颈;通过设置单行线措施,改善了背街小巷的交通微循环;通过设置停车标志标线、挖掘停车泊位资源,缓解了老城区“行路停车难”问题。同时,通过修复历史建筑、保护街坊肌理、恢复古巷风貌、拣拾历史碎片,延续了历史文脉,留下了城市的“胎记”,使这一道路工程成为了一项文脉保护工程。截至2010年底,杭州共改善背街小巷2953条,总长度775.9公里,受益人数超200万人。
    
    
挑战4:城市管理的挑战
    

    
挑战: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杭州市区面积由原来的683平方公里扩大到3068平方公里,目前杭州已成为拥有870万常住人口的特大型城市。城市规模迅速扩张,外来人口大幅增长,导致城市管理范围扩大,城市管理任务加重,城市管理难度加大。传统的城市管理体制、管理机制、管理手段,已难以适应现代城市管理标准化、精细化、长效化的要求。
    
    
如何更新城市管理理念,理顺城市管理体制,创新城市管理手段,加大城市管理投入,提高市民文明程度,是城市管理者面临的一大考验。
    
    
对策:在城市管理上,杭州坚持以洁化、绿化、亮化、序化为要求,坚持民本管理、从严管理、依法管理、标化管理、长效管理、精细管理、品质管理,构建“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块抓条保、公众参与”高效能管理机制,按照“第一时间发现问题、第一时间处置问题、第一时间解决问题”要求,搭建“数字城管”平台,努力打造“清洁、清静、亲水、绿色、无视觉污染”的“国内最清洁城市”。近年来,杭州城市管理逐步向深拓展,从路面管理向建筑立面、地下隧道管理,从白天卫生秩序管理向夜间景观管理,从道路街面管理向河道水面管理,从定时管理向“全天候”管理拓展,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城市管理新格局,基本上实现了城市管理的全天候和全覆盖,城市面貌大为改观。
    
    
案例:近年来,杭州为优化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品位,提出用五年时间打造“国内最清洁城市”的目标。为此,全面开展了以城郊结合部(“城中村”)、农贸市场、河道、“八小”行业、“五乱”现象和环境污染为重点的“六大整治”活动以及架空线“上改下”等工程。在此基础上,实施了城市长效管理,目前城市管理覆盖面已从81条道路、28个“窗口”地区拓展到461条道路、2651条街巷、31个“窗口”地区,数字城管已实现主城区和各县(市)建成区的全覆盖,并逐步向中心镇(村)延伸。老城区架空线“上改下”道路1400多条,里程达1000余公里。
    
    
挑战5:城市经营的挑战
    
    
挑战:现在,有些地方由于对“城市经营”缺乏深入的研究,把经营城市等同于经营土地,等同于“卖地生财”,误认为“城市经营”隐藏着政府管理职能“越位”,是城市建设规模失控、耕地资源枯竭、地方保护主义盛行、企业税费负担加重等风险的根源之一,“经营城市”理念被片面地“妖魔化”了。
    
    
如何树立科学发展观,用正确的理念、思路和举措来科学经营城市,增强城市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是城市管理者面临的一道必答之题。
    
    
对策:在城市经营上,杭州最大的创新,就在于把科学发展观引入了城市经营,坚持科学经营城市,强调把土地、基础设施等有形资产作为经营城市的载体,把理念、规划、设计、环境、活动、品牌、形象等无形资产作为经营城市的根本,既注重经营有形资产,更注重经营无形资产,以无形资产经营带动有形资产经营,推动了整个城市的升值。近年来,杭州通过科学经营城市,推进了城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不但在经济建设上连年获得了中国大陆商业最佳城市第一名、中国城市总体投资环境最佳城市第一名等荣誉称号,而且在环境建设上也先后荣获了联合国人居奖、国际花园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等荣誉,还连续多年被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评为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第一名,大大提升了“生活品质之城”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案例:近年来,杭州牢固确立“事件营销”理念,通过举办西博会等重大城市活动,集聚各地的客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打造“注意力经济”,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从2000年起,杭州恢复了已经停办70多年的西博会,重新擦亮了这一“金字招牌”。经过10年的发展,西博会已经成为杭州最具震撼力的会展品牌、最具吸引力的注意力经济、最具感召力的城市节庆活动。2010年,西博会共举办了100余个会议、展览、活动项目,有1350万人次中外来宾、游客和市民参加了西博会,实现贸易成交额162亿元,引进外资11亿美元,引进内资165亿元。一年一度西博会,为杭州赢得了中国最佳会展城市、中国魅力节庆城市和中国十大节庆城市的荣誉。
    
    
挑战6:城市生态环境的挑战
    

    
挑战:根据中国社科院课题组有关研究报告,2005年在开展空气质量监测的522个中国城市中,有39.7%的城市空气质量不适合人类居住,10.6%的城市空气严重污染;在113个环保重点城市中,空气质量达不到居住标准的城市高达56.5%。同年参加“城考”的509个城市,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平均29.4%,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平均仅为59.71%。目前,全国流经城市的河段约有90%受到严重污染;城市生活垃圾累积堆存量60亿吨,占地30多万亩,有近2/3的城市陷入垃圾的包围之中。
    
    
在城市环境压力日益增大,城市缺水问题日益加剧,生态保护和节能减排形势严峻的背景下,如何保护好生态环境,真正做到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已成为人类在推进城市化过程中必须破解的共同课题。
    
    
对策:在生态环境建设上,杭州始终把环境作为城市最大的优势、最重要的战略资源,确立了“环境重于政策”、“环境投入是回报率最高的生产性投入”、“以一流的环境吸引一流的人才,以一流的人才创造一流的业绩”等理念。通过大力度的环境治理,市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14天,连续五年优良率超过80%。城区绿地面积148.45平方公里,城区绿地率40%,人均公共绿地18.34平方米。近年来,杭州尤其重视“水”环境的治理,为彰显“五水共导”的城市特色,杭州先后实施了西湖、西溪、运河、市区河道等综合保护工程,有效保护了人文环境、改善了生态环境、优化了景观环境、提升了人居环境,使老百姓能倚水而居、倚水而商、倚水而游、倚水而文、倚水而业。
    
    
案例:西溪湿地是目前国内少有的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湿地。2003年8月,杭州启动了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通过调整建筑密度,降减了湿地环境负荷;通过恢复湿地生态环境,维管束植物从221种增加到553种,鱼类及水系动物达到50种,鸟类由原先的79种增加到142种;通过清淤护岸,维持河网水系特征,湿地大部分水域的水质基本保持在地表水3类水体的标准,部分水域的水质指标都达到2类水体标准;通过传统农耕、渔业文化保护,使西溪特有的农耕文化、乡土田园风貌得到了有效保护;通过整理西溪文献,修缮乡土老房子,恢复了一大批人文景观,在实践中探索形成了城市湿地保护与利用的“杭州模式”,并得到了国际组织的高度认可。目前,11平方公里的西溪湿地,已成为中国第一座湿地公园,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中国最美的地方”,2009年7月经国际湿地公园组织批准,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列入《世界重要湿地名录》,成为第一座列入《世界重要湿地名录》的中国湿地公园。
    
    
挑战7: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挑战
    
    
挑战:杭州是一个资源小市,缺地矿资源、缺港口资源、缺政策资源、缺项目资源,杭州城市的环境容量,也决定了杭州不可能大规模发展高污染、高能耗的传统重化工业。当前中国工业化已进入重化工业阶段,这就成为杭州产业的劣势和“短板”。另一方面杭州大部分企业属于传统产业,又以中小企业为主,普遍生产规模较小,资本实力较弱,自主创新能力较低,产业附加值不高,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弱,经济发展受制于人。
    
    
如何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建立具有杭州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融入国际产业分工体系,提升城市创新能力,推进城市经济大发展,是城市管理者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
    
    
对策:在产业发展上,为应对全球化、新经济、互联网的发展趋势,立足自身城市环境、人才和文化优势,坚持走独特性、差异化之路,杭州提出了构建“3+1”的现代产业体系目标。所谓“3+1”现代产业体系,就是制造与创造相互促进、制造业与服务业相互配套、工业化与信息化相互融合,科技、文化、人才互为支撑,以创新性、知识性、开放性、融合性、集聚性、可持续为特征的集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服务业和文化创意产业为一体的现代产业体系。近年来,杭州注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转变城市发展方式相结合,以城市发展方式转变带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以实施“工业兴市”、“服务业优先”、“软实力提升”战略为抓手,着力发展知识密集型、文化密集型、科技密集型、资源消耗小、环境污染少的产业。一是把高新技术产业作为城市的主导产业,举全市之力以“信息港”和“新药港”建设为重点,加快发展信息、新型医药、新能源、新材料、新光源、节能环保、涉海产业等高新技术产业,努力打造“天堂硅谷”。目前,杭州已先后获得了10多个国家高新产业方面的试点城市和产业基地的称号。二是把现代服务业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服务经济、文创经济、民营经济、楼宇经济、开放型经济、郊区经济,以此加快杭州产业转型升级步伐。三是把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杭州产业的“新蓝海”,经济发展的“杀手锏”,加快建设十大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积极利用工业老厂房建设文化创意和科技园区,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打造全国文化创意产业中心。目前,杭州按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计算,人均GDP分别达到10103美元和12797美元,杭州经济总量一直保持全国省会城市第二位,副省级城市第三位。
    
    
案例:近年来,杭州为构建“3+1”现代产业体系,举全市之力打造全国文化创意产业中心,出台了《杭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等一系列政策,扶持文创产业发展。建立西湖创意谷、杭州创新创业新天地、西湖数字娱乐产业园、之江文化创意园、西溪创意产业园、运河天地文化创意园、白马湖生态创意城、“创意良渚”基地、下沙科技园等十大文化创意基地,作为打造“全国文化创意产业中心”的主平台、主载体、主抓手。着力发展信息服务业、动漫游戏业、设计服务业、现代传媒业、艺术品业、教育培训业、文化休闲旅游业、文化会展业等8大行业。今年起,市文化创意产业专项资金,资金总额增至每年1.52亿元,并将根据需要逐步递增。据统计,首批十大文创园区建成面积已达124.4万平方米,入驻企业1437家,就业人口23074人,已基本形成规模。2010年全市文创产业增加值突破700亿元,达到了702亿元。目前,中国国际动漫节已一跃成为国际顶级动漫展会,并已永久落户杭州,至今已成功举办六届,每年都能吸引百万余名观众参与。
    
    
挑战8:城市交通的挑战
    

    
挑战:随着城市人口剧增和轿车进家庭,城市交通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从1999年至2011年9月底,杭州机动车保有量从33.8万辆增加到202万辆,增长498%,其中老城区机动车保有量从8.2万辆增加到78.9万辆,增幅更高达862%。与此同时,市区常住人口、暂住人口、国内外游客均有大幅度增长。尽管这几年杭州实施了一系列道路整治工程,但城市道路增长远远跟不上机动车增长,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日益严重,“行路停车难”已成为城市发展的一大“顽症”。
    
    
如何破解交通“两难”问题,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出行需求,不但是杭州面临的挑战,也是世界城市面临的共同难题。
    
    
对策:为破解交通“两难”问题,杭州坚持“市内市外两大交通体系”一起抓,在市区范围内,大力实施“公交优先”战略,坚持完善规划、加快建设、加强管理、提高素质“四管齐下”,通过构建集城市公共汽(电)车、地铁、出租汽车、水上巴士(的士)、免费单车“五位一体”的公共交通体系,加快地铁建设工程、完善地面公交网络、开通“水上巴士”、推出免费单车、实施“停车新政”、建设慢行交通系统等一系列措施,缓解了“行路停车难”问题;在对外交通上,坚持以“畅通、快捷、舒适、安全、经济、绿色”为要求,确立了“东西同步、水陆并举、干支衔接、城乡配套、建运统一、路景结合、多级联动、里应外合”的思路,构筑了集城市道路、公路、铁路、水路、航空“五位一体”的现代化、综合型、立体化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实施市区道路建设工程、“交通西进”、“东网加密”、“干线畅通”、“乡村通达”、“六线一桥一枢纽”、“黄金水道”和“空港新城”建设,实现了杭州交通从基本适应向适度超前的历史跨越。
    
    
案例:自2008年初开始,杭州为缓解交通“两难”,探寻市民健康出行方式,坚持公交优先战略,依托市公交集团,建设了免费单车(公共自行车)系统,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系统重要组成部分。截止2011年8月,全市共投入自行车达6万余辆,设立了2400多个免费单车服务点,其中主城区2200个。2010年累计租用量达6168万辆次,日最高租用量达32万辆次,成为全球最大的公共自行车系统,受到了市民和中外游客广泛好评。2011年4月,杭州公共自行车交通服务系统通过了国家住建部科技示范工程项目的验收,被选入“浙江省2010年度十大民生工程”和首届“浙江省公共管理创新十佳案例”。
    
    
挑战9:城市住房的挑战
    

    
挑战:民以食为天,民以居为安,安居才能乐业。由于种种原因,杭州还有不少困难家庭、弱势群体、低收入阶层和城市新增人口买不起商品房甚至经济适用房。尤其以两个“夹心层”的住房问题最为突出,即不符合廉租房租赁条件,又买不起经济适用房的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以及不符合经济适用房申购条件、又买不起商品房的低中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与此同时,还有大量“新杭州人”居住在环境恶劣的“城中村”中。据统计,仅杭州老城区就有3万户、近10万居民居住在面积狭小、设施不全、陈旧破落的危旧房中。商品住房“房价高”、困难群众“住房难”、危旧住房“改善难”、住房建设“拆迁难”等问题仍然十分突出。
    
    
如何建立健全保障性住房体系和商品性住房体系,满足不同人群的住房需求,是摆在城市管理者面前的严峻考验。
    
    
对策:新世纪以来,杭州以“居者有其屋”为目标,坚持保障性住房与商品性住房一起抓,以破解困难群众“住房难”为重点,在重视商品房体系建设,提高人民群众居住品质的基础上,积极构建经济适用房、限价房(拆迁安置房)、危改房、廉租房、公共租赁房、人才房“六房并举”的杭州特色住房保障体系。为此,坚持“租、售、改”三位一体的方针,以实现“两个房等人”和解决“两个夹心层”住房问题为重点,基本满足了中低收入家庭的居住需求,改善了他们的居住条件。近十年来,杭州市区公开销售经济适用房达62455套,总建筑面积519万平方米,解决了62455户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自2005年至2010年底,主城区拆迁安置房累计竣工1853万平方米,在建1035万平方米,及时解决了拆迁安置户的住房问题,有利推动了拆迁安置工作。
    
    
案例:2007年,杭州全面启动了危旧房改善工程。在实践中,提出了保护第一、改善为主、分类指导的思路,采取维修改善、拼接改善、重建改善3种不同方式对全市老城区的危旧房进行了全面改善。在危旧房改善中,采取了“鼓励外迁、允许自保”政策。鼓励外迁,就是鼓励危旧房住户搬离原住地,由政府负责安置,给予一定的货币补偿和扩面优惠等。允许自保,就是对危旧房中不愿外迁居民,尊重其选择权,政府通过对结构危旧房进行维修,使每户家庭基本能拥有独立的厨卫设施,整体居住条件与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这一政策不但改善了住户居住条件,而且破解了“拆迁难”问题。到2009年底已基本完成老城区180万平方米危旧房改善任务,显著改善3万户危旧房居民的住房条件。
    
    
挑战10:城市“四农一村”的挑战
    

    
挑战:农业是我国的基础产业,却是一个弱质产业;农村是我国最大的区域,却是一个弱化区域;农民是我国最大的群体,却是一个弱势群体。现阶段的“三农”问题,就是农民增收困难、农业增长缓慢、农村发展滞后的问题。杭州作为东部沿海发达城市和特大型城市,除了传统意义上的“三农”问题外,还出现农民工和“城中村”问题。在杭州,“三农”问题已演变为“四农一村”问题。由于农民工市民化途径的缺失,农民工生活在城市的底层,不同程度上存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边缘化的问题;由于农民工是农非农、亦工亦农,大多居住生活在“城中村”,城乡差距、市民与农民(农民工)差距,也都集中地反映在“城中村”中,如果不加以改造,很有可能就会演变成为西方的“贫民窟”,跌入拉美“中等收入陷阱”,对城市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必将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四农一村”问题,已成为杭州高起点推进城市化的难解之题、必解之题。
    
    
对策:我们认为,在城市化、工业化背景下,出现的农业、农村、农民、农民工和“城中村”问题,并不是互不关联的孤立现象,它们相互联系、互为因果。因此,杭州始终坚持解决“三农问题”与解决“城中村”、农民工问题一起抓,坚持推进城市化与建设新农村的“双轮驱动”,着力破解日益突出的“四农一村”问题。
    
    
在解决“三农”问题上,杭州通过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机制,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城市新型流通方式向农村拓展、城市社会保障向农村覆盖、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提升农业、建设农村、保障农民,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努力打造覆盖城乡、全民共享的“生活品质之城”。与2001年相比,2010年杭州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从165亿元增加到316.34亿元,杭州的都市农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在农民工问题上,杭州在全国较早提出了让农民工有收入、有房住、有书读、有医疗、有社保、有组织、有安全、有救助“八个有”目标,让他们在城市安居乐业。但从根本上说还只能治标、不能治本。当前,在社会上对“同城同待遇”的呼声很高,认为生活在一座城市中的市民、农民、移民都应该享有完全相同的待遇。事实上,这既不科学也不现实。我认为,在现有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下,追求“同城同待遇”,并不是指生活在一座城市中的市民、农民、移民享有完全相同的具体待遇,而应该是“同城同待遇指数”,即同一座城市的市民、农民、移民的待遇指数相同。我们认为,实现市民、农民、移民“同城同待遇指数”的过程,也就是一个城乡差别、工农差别、区域差别不断缩小的过程。必须坚持共建共享,注重顶层设计,构建与中国经济社会结构相适应的国民待遇结构。按照分城、分层、分情、分步的思路,采取“完善市民待遇、提升农民待遇、落实移民待遇”的路径,不断缩小不同群体、不同区域的待遇指数,使不同群体、不同区域的待遇指数逐步趋同。
    
    
在“城中村”改造上,我们坚持把“城中村”改造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推进城市化的“主战场”、建设“生活品质之城”的关键点。在实践中,科学破解“城中村”改造和“撤村建居”中的“筹资难、征迁难、安置难、配套难、审批难、管理难、兑现难”等七大难题,截至2010年底,上城、下城、江干、拱墅、西湖、滨江六城区已有173个村实施了“撤村建居”。自2005年至2010年底,主城区拆迁安置房累计竣工1853万平方米,在建1035万平方米,及时解决了拆迁安置户的住房问题。
    
    
通过“城中村”改造,改造出了一个城市发展的“新空间”、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天地”、“城中村”居民和农民工的“新生活”,走出了一条具有杭州特色的科学改造“城中村”之路。
    
    
案例1:近年来,杭州按照“城乡统筹、全民覆盖、一视同仁、分类享受”的要求,出台了基本医疗和基本养老管理办法,打破了城乡居民在两种基本保障制度上的分割,明确农村居民可参加职工的基本医疗保险和基本养老保险,城镇居民也可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实现了两大制度间的贯通,形成了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将全市600多万城乡居民和300万“新杭州人”全部纳入保障覆盖范围。
    
    
案例2:国民待遇指标体系表 国民待遇指标体系由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环境、军事和外交待遇等7个一级指标、27个二级指标和近百个三级指标所构成。待遇指数是依据待遇指标体系,通过对不同的待遇进行赋权量化,来反映国民(市民、农民、移民三大群体)待遇的一种综合指数。(指标体系表格略
    
    
挑战11:城市公共治理的挑战
    

    
挑战: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社会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多样化趋势日益显现,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已不再是社会公共事务治理的唯一主体,社会组织、企业组织乃至个人均已成为公共治理的主体。
    
    
如何通过民主参与方式,发挥不同社会主体的作用,形成社会公共治理的格局,已成为转变政府职能、推进政府社会创新的重大课题。
    
    
对策:在社会公共治理上,杭州把民主看成是一种生活方式、创业路径和治理模式,大力推进“民主民生”战略,努力探索建立以民主促民生工作机制。“有禾入口”称“和”,也就是民生;“人皆能言”谓“谐”,也就是民主,和谐是民生民主的“代名词”。只有发扬民主,才能改善民生;只有改善民生,才能体现民主;只有做好民主民生文章,社会才能和谐。为此,杭州坚持问情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绩于民,切实落实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推进民主决策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在实施重大决策特别是民生工程时也要充分发扬基层民主,真正让老百姓当家作主,做到大家的事大家办,杭州的事杭州老百姓来办,形成了城市公共治理的新局面。杭州先后实施了背街小巷改善、危旧房改善、庭院改善、物业管理改善等民生工程,民生工程从“进景区”、“进大街”扩大到“进小巷”、“进小区”、“进家庭”,使“生活品质之城”的阳光洒到杭州的每一条背街小巷、每一个住宅小区、每一处庭院和楼栋、每一户家庭、每一位杭州人和“新杭州人”。
    
    
案例1:近年来,“红楼问计”在杭州已经成为了重大工程市民参与的代名词。杭州凡是城市重大工程建设项目实施前,如西湖、西溪、运河、中山路等综合保护工程设计方案,都要在城市建设陈列馆——“红楼”进行公示,市民以投票方式表达自己的意见,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几年来,到“红楼”去参观城建方案公示展览,提出意见建议,已经成为很多热心市民日常生活的“保留节目”。
    
    
案例2:“两家两中心”和“杭网议事厅”是杭州民主民生互动平台。“两家两中心”。“两家两中心”是指“市民之家”、“网上市民之家” 和“行政服务中心”、“网上行政服务中心”,是集办事、互动、资讯三大功能于一体,面向市民、企业和投资者的综合性政府服务平台。这一平台的建立,一方面为市民、企业和投资者提供便捷、优质服务。同时,由于“网上一家一中心”系统将审批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活动纳入监察范围,确保了政府权力能公开、规范、高效地运行,推进“廉洁杭州”建设。目前,整个实体平台共进驻64家职能部门和相关单位,设置窗口311个,可办理各类事项844项。网上平台可办理1314 个审批事项和283 个办事事项,其中617 项事项可进行在线申报。2010年,这一平台日均接待市民近4000多人次,日均办结各类事项3000余件,办结率和群众满意率均达99%以上。而“杭网议事厅”是一个国内首个由党委、政府和媒体联办、兼顾“办事”和“议事”的网络民主民生互动平台,主要功能是反映民情、分析民情、引导民情、解疑释惑、排忧解难和服务决策。网络平台所设“热点热议”、“民生恳谈”等栏目均要求部门和县区一把手参加节目。栏目开通一年来举办了40余场视频互动恳谈,杭州13个区县市“一把手”全部上线与网民沟通交流。通过与面对面的在线交流,了解了真实民意,在沟通中取得理解、达成共识。
    
    (下转:http://www.news.zju.edu.cn/lecture.php?id=34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