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也能发表EI国际会议论文

发布时间:2011-11-30来源:中国教育报


    想了解,在网购时,提供商品的网站为什么能轻而易举的让我们“一掷千金”吗?
近日,由浙大2009级信管专业本科生胡林枫、张武科和车文在神经管理学实验室徐青老师的指导下完成的《基于眼动实验的消费者网购支付决策认知机理研究》就解释了这个疑问。这项研究成功入围了第六期“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实验过程主要靠一台专门用来“跟踪”眼球运动的眼动仪来完成。仪器外观与测量视力时用的仪器很接近。记者上去体验了一把——下巴搁在平台上,眼睛平视放置在前方的电脑,电脑屏幕上出现的是一个购物网站,上面提供了三件衣服,分别是套头衫、短袖、和毛衣。胡林枫让记者选择一件自己喜欢的衣服。当记者用鼠标按下自己选择的衣服的同时,胡林枫也按下了一件衣服。奇迹发生了。他的选择和记者的选择一模一样。这是怎么回事?
    
    
“其实,这就是商家希望你购买的商品” 胡林枫说,我们通过对近千名消费者的调查发现,消费者在网上购买商品的时候,喜欢用眼睛去捕捉有用并能刺激他消费的信息,你的眼睛刚才停留在这件衣服上面的时间最久,因为这件衣服给你提供了“我是最好的”感觉。
    
    
真是这样吗?胡林枫让记者仔细比对商家提供三件衣服的图片,只有记者选择的这一件是穿在模特身上的,“而人的视觉往往会锁定一些‘与众不同’的东西,这也附和了商家希望给消费者提供的信息。比如,这件衣服剪裁很好,真人穿的效果很不错等等” 胡林枫说。
    
    
虽说胡林枫、张武科和车文,都还只是本科生,但在浙大神经管理学实验室,本科生参与科研项目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我们实验室从2009年开始面向全校招募有研究兴趣和研究潜力的本科生参加‘本科生科研后备军培养’计划。”徐青说,实验室中心主任马庆国教授根据每个人的研究兴趣与专业背景将他们编入科研小组,并指派实验室相关老师进行相应的指导,帮助他们了解和掌握各种研究方法,感受科学研究的魅力。
    
    
2009年5月,浙大管理学院教授马庆国组建了国内首个在神经经济、神经营销、神经语言认知、思维的神经基础等综合交叉领域开展深入研究的神经管理学实验室。马庆国说:“我之所以重视这个学科,是因为国际上这个学科还都是刚刚起步,大家基本都处在一条起跑线上。”
    
    
实验室仪器不多,除了那台眼动仪外,就是专门用来做脑电波实验的两顶镶有64个电极的“黑帽子”。但实验室却有一块“宝地”,专门辟出来给本科生学习用的。十几个柜子组成的小型图书馆,里面的藏书涵盖经济学、医学、心理学、管理学等众多领域,当然也不乏世界顶级学科杂志、文献。“刚进这个实验室时,马老师就要求我们从这里借阅书籍,翻译文献,然后再交给马老师校对。”浙大09级信管专业本科生张武科说,马老师是个很严肃的人,所以我们习惯在背后称他为“马老爷子”。
    
    
“我们实验室研究的问题,基本都是跨学科的,科学研究要以问题为导向,需要用到哪个学科的知识,你就用哪个学科的知识,因为现代科学解决重大问题都是交叉的,很难是某个领域的纯科学研究。”马庆国说,我之所以认为本科生需要尽早参与科研项目,一是,因为知识本来就可以在实践中掌握的;二是,你不能指望,因为你跨学科,你就非得先把所有能涉及到的学科都学完,当然那也是学不完的。
    
    
2011年5月,以王彤为第一作者的研究论文在EI国际会议上发表。紧接着,神经管理学实验室又有11名本科生相继发表EI国际会议论文。更有趣的是,同年9月,张武科作为唯一一位本科生应邀参加了第三届信息科学与工程国际会议(ICISE 2011),报告了自己参与完成的最新研究成果之后,台下的嘉宾提问,“你是老师还是博士生?”张武科回答说自己是一名大二的本科生时,坐在台下的教授们都非常惊讶。
    
    
(潘怡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