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周炜 胡彦之 记者 方秀芬)29岁时,他设计了圆形的巴黎查尔斯戴高乐机场候机楼;30岁时获得法国国家建筑师文凭;74岁,他来到浙江大学,当起了建筑工程学院院长。
他的名字叫保罗·安德鲁安德鲁,是世界知名的建筑设计大师。他的杰作包括著名的法国戴高乐机场、上海浦东新机场、中国国家大剧院等,均已成为大型标志性建筑物设计的标杆之作。
亲自开设建筑设计课
从未担任过名誉院长,浙大是安德鲁目前所选的唯一一所任教大学。早在22年前,安德鲁曾在法国的高校任教2年,后来自己崇尚旅游,全世界各地飞,怕耽误学生学业,而将教书工作停了下来,这一停就是20年。
不过,从冬学期开始,安德鲁将给浙大建工学院的学子授课,一年内约有3个月时间,根据浙大春夏秋冬四个学期,而来浙大授课4次,每次约3个星期。他将亲自开设若干建筑设计课程,并开设2-3次建筑设计公开讲座。
“不会‘创造’出一批椭圆形建筑的设计师。”安德鲁开玩笑地说,不是传授给学生他的想法和观点,而是教会学生用自己的能力和方式去思考、发现和形成自己的观点及想法。
安德鲁表示,信息化社会,网络渠道非常便捷,老师不能仅仅提供咨询和信息,这绝对是不够的,而他要做的就是,传授学生思考方法和方式,让学生学会组织、挑选、发现信息。
安德鲁每年还将指导建筑学专业的学生进行课程设计,今后有望将这些设计与论文集结出版。
此外,安德鲁先生还担任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名誉院长兼艺术总监,他的加入,为浙大建筑设计研究院进一步提升建筑创作水平,培养专业人才,开拓国际市场,打入一剂强心针。
成功秘诀:为将来的使用者服务
“做一个有用的人。”安德鲁反复说到了这个观点,无论是记者专访还是他的演讲中。
他说,他的建筑作品,对人来说是有用的,现在,他尝试用另一种方式来证明自己是个有用的人,比如来浙大教书,帮助中国年轻的设计师。这正是他来浙大任教的原因,另一个原因,则是美丽的杭州吸引了他。
记者问他如何成为一名知名的建筑设计者时?安德鲁则直白地说,暂且将“知名”两只拿掉,如何成为一名建筑设计师,这很重要。对年轻人来说,首要是勤奋学习,其次是接触艺术、诗歌,多观察多体会,充实丰富自己的思想和内涵。
安德鲁在建筑设计领域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当记者问他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安德鲁笑容满面,幽默地说,“没有成功的秘诀,若有那就高价出售了。”不过,他提到唯一一点是,建筑设计师也是服务者,他的建筑作品是为将来的使用者服务的,而非为出钱的人服务。
(2011-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