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学子举办新年音乐会 面向社会免费公演

发布时间:2011-12-26来源:钱江晚报

下周日就是2012年元旦。在年味儿越来越浓厚的岁末时节,在大家忙着挤商场血拼、订餐厅享受大餐的同时,不妨给精神文化生活也排个档期——来参加浙江大学主办的新年音乐会。
    
    元旦当晚,浙大将面向全社会,在杭州剧院公演一场新年音乐会。这是浙大的一个王牌公益节目,自2008年新年以来,一直由浙大学生自己演出,今年,又增加了教工艺术团的节目。
    
    浙大艺术学系戏剧教研室主任桂迎告诉记者,本次新年音乐会,由浙大文琴交响乐团、文琴合唱团以及浙大爱乐合唱团出演。音乐会分成上下场,表演的全部是世界著名的经典艺术作品。
    
    艺术好比人的穴位,要常去刺激它
    
    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郑强教授,在学校就以注重艺术教育闻名,他对今年的音乐会充满期待。
    
    “学校也好,家庭也好,都试图培养出一个‘稳重’的孩子,其实这是最毁坏孩子天性的!大成者,需要无限的想象和冲动,这种力量的来源,就是天马行空的艺术熏陶,并不是四平八稳的知识学习。”
    
    “艺术比学术的魅力更大。”这种思想,在世界一流高校圈里,尤其浓烈。郑强曾经到过美国和欧洲的世界著名高校,也曾带领浙大的艺术团,先后到欧美等地,与一批顶尖高校交流。他发现,这些学校的学生都有这样一个共同点,他们要了解别地的一所高校,多半不会首先问学校的某某教授怎样怎样,而是问:你们有什么艺术团呀?有什么体育队啊?有什么特色社团呀?……
    
    郑强有这样的比喻:“艺术对人来说就好比一个穴位,长期不去刺激它,它的功能就会很钝,甚至会消失。你看世界著名的科学大家,都具备科技和艺术完美融合于一身的功力和德行。我们目前的教育,尚处在偏重智力教育的阶段;而我们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完美人格的学生,完美人格的重要一部分,就是艺术修养。”郑强说,在这个教育异化的时代,艺术最重要的功能,是激发人们内心的爱。
    
    郑强自己就是这样一名感性而有爱的理工科学者。他是四川人,但他对别人说话都会用“您”称。
    
    记者发现,在郑强的办公室里,出现频率最高的装饰物,就是各种合影。在接待客人的茶几上,摆着一大块KT板,上面是浙大从上世纪90年代末至今,材料系和高分子系各届学生的合影。有的合影照片上,还印着“相亲相爱一家人”之类的文字。
    
    好的曲子真感人,听得我热泪盈眶啊
    
    郑强是学高分子材料出身的,但在浙大,郑强同时是有名的文艺积极分子:他说话充满激情,他给大学生创作军训之歌,他是学校有名的民族美声歌唱高手。他开玩笑地说:“我一把年纪了,为啥对生活、对科研仍然这么有热情?因为艺术。”
    
    郑强说,艺术对人的影响,是润物细无声的。“如果今天晚上有青歌赛,或者音乐会,我整个白天的工作激情,就超级饱满。”说话间,郑强就立马起身,眼睛一瞪,语调扬高:“我要跟您分享柴可夫斯基的《如歌的行板》,这曲子真是听得我热泪盈眶啊!”
    
    郑强是音乐和书法艺术的痴迷者,他在浙大玉泉校区和紫金港校区的办公室里,都有用来习字的书桌。
    
    昨天(12月22日),记者去他在玉泉校区高分子楼的办公室采访他。房间里有三分之一的位置,放着供他写书法的木桌子,上面垫着毛毡,大口径的青瓷笔筒,笔架上摆满了各种大小和质地的毛笔。平时,如果有时间,郑强就会写毛笔字,字体和内容都独具风格。
    
    “我们有很瑰丽的文明底蕴,但是这不等于我们的文化就能因势而自成。文化氛围,要靠一代代人去营造。浙大每年做这样一场音乐会,就是希望从一所名校的校园文化推广开始,逐渐做出我们的文化品牌。”
    
    这场音乐会将在2012年1月1日晚上,在杭州剧院举行。浙大校友总会秘书长张美凤告诉记者,为了感谢社会各界对学校的厚爱,这场音乐会将面向社会免费开放。有兴趣的读者,可以于近期,关注浙江大学校友总会网站(
http://zuaa.zju.edu.cn),或者浙江大学杭州校友会网站的相关信息,并及时索票参与。
    
    (章咪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