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30项科技成果问鼎国家科技奖

浙江大学继续保持领军优势

发布时间:2012-02-15来源:今日早报


    昨天上午,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我省一共捧回了30项国家科学技术奖,比2010年度多了11项。其中,我省为主完成的10项,参与完成的20项。在我省为主完成的获奖成果中,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8项。相比往年,我省获奖的项目中,呈现出几大新特点。
    
    
民生科技成果获奖项目多
    
    
与人民生活、健康密切相关的农业、医卫和环保等项目12项科技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
    
    
其中,我省为主完成的5项,分别是中国水稻所完成的“后期功能型超级杂交稻育种技术及应用”;浙江大学完成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生物学特征研究及化疗新方案的创建和推广应用”、“卵巢癌进展机制及其阻遏策略的研究与应用”;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完成的“微创脊柱外科新术式的设计与临床应用”和浙江中医药大学完成的“从毒瘀虚论治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增效减毒方案构建与应用”。
    

    
市属高校完成的科技成果 和省重点工程项目首次获奖
    
    
绍兴文理学院等单位完成的“工程岩体结构面抗剪强度新技术”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成果拥有授权国家专利25项(发明专利15项、实用新型专利10项),研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由杭州湾大桥工程指挥部等单位完成的“强潮海域跨海大桥建设关键技术(杭州湾跨海大桥)”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该成果显著提升了我国在国际土木工程领域的地位,对我国后续跨海桥梁建设起到了示范指导作用。
    

    
原创性科技成果 再获国家发明奖
    
    
中国水稻所完成的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项目“后期功能型超级杂交稻育种技术及应用”,针对在应用籼粳交培育超级杂交稻中常常出现的生育后期根系和叶片早衰、结实率低、灌浆差、综合性状不良的现象,创建了以提高水稻生育后期光合能力为目标的后期功能型超级杂交稻育种技术体系,共获得4项发明专利和4项品种权,科技成果直接育成国稻1号和国稻6号等7个“国稻”系列杂交稻品种。
    
    
江大学继续保持领军优势
    
    
浙江大学共有14项科技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其中,浙大为主完成的科技成果有4项,获奖数继续保持在全国高校前列,并获得一批自主知识产权,例如,“跨行业的嵌入式系统软件平台SMART及其应用”拥有授权发明专利23项,软件著作权56项,主持国家标准制定1项;“复杂装备与工艺工装集成数字化设计关键技术及系列产品开发” 拥有授权发明专利1项,主持国家和行业标准制定5项。
    
    新闻助读
    

    获奖项目: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生物学特征研究及化疗新方案的创建及推广应用
    
    对话人:浙医一院血液科主任金洁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是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之一,危险度大,死亡率高,老百姓称之为“血癌”。得了血癌,如果没有经过特殊治疗,病人的生存期仅为3个月左右。如果治疗不完善或进行不规范的治疗,患者及其家庭更是人财两空。
    
    
经过十余年的研究,金洁带领研究组创建了一种精准分型治血癌的新方案。在国内最早系统地创建了急性髓细胞白血病诊断、危险度分层和预后监测技术,并应用于临床指导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诊治。
    
    
“我们对所有病人都进行白血病形态学、染色体、融合基因等的检测,还用流式细胞术进行免疫分析,然后把病人分成中危、低危、高危三大类,其中中危、低危病人做联合化疗,而高危的病人,建议做骨髓移植。这样就减少了病人不必要的过度治疗;同时也把有限的资源用在需要治疗的病人身上。”金洁说。
    
    
据了解,这项技术所覆盖的浙江、江苏两省数十家医院,每年有3000多名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受益。
    
    (2012-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