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招生面试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进行中。昨天,浙江大学自主招生面试在紫荆港校区举行,浙江、上海等地200余名尖子生来赶考。
浙大招办主任夏标泉介绍,共有4个面试小组,24名面试老师,每组面试时间约为1小时。面试时6名老师一组,组成考官团;学生也是6人一组进入考场,以组对组的形式进行。
面试,与相亲有一点相似,在最短的时间内,找最合适的人,总让人兴奋又紧张。
■现场蹲点
现在是饭点了,介绍你的家乡美食啊
创意设计人才计划组,单独设置1个考场,参加面试的共有30多名学生,有7个考官(含一名外教)。面试主要分为两个环节,首先考生做一分钟的自我介绍;接着,看图答题,考官通过投影仪展示数张图片并抛出问题,学生分别作答或者抢答。
中午11点15分,六名考生排队进入考场——教学楼东6-312室,房间不大,20多平方米,课桌组建为方形,七个老师已经入座,各位考官在两场间歇吃金橘、香蕉等,润喉兼补充能量。
“首先,请考生做一个自我介绍,时间为一分钟。”主考官发话,他翻了翻手里的一叠材料,开始点将。“仙桃市,在哪里啊?**,能否介绍你家乡的风土人情?现在正是饭点,详细介绍下当地的美食啊。”
女生愣了下,缓缓地说了当地的美食是“沔阳三蒸”,是仙桃的一道传统名菜,就是粉蒸肉、蒸珍珠元子、蒸白丸。
“不错,你越说,我们越饿了。”主考官调侃了一句。现场,大家都笑了起来。紧张的氛围一下子轻松了。
自我介绍环节,主考官有明确提示,所以考生接收到的问题有侧重。比如,有的考生介绍所在学校及中学学习情况,有的考生介绍自己的特长及兴趣,有的考生介绍家庭环境,另有的考生阐述自己未来的梦想和心目中的创意如何。
西湖是什么颜色? 对面那堵白墙好脏,怎么办?
几分钟后,主考官开始播放各种图片。一张往向上拉的拉链图,上边即将合上的部分是黑色的,两边的齿轮是屋檐式的。主考官的问题是,看到这图想到什么?
一位近视眼的女生,没戴眼镜,她无法看清图片上的细节,正使劲眨巴眼睛,嘴里小声嘀咕“看不清”,现场几位考官鼓励她走上前去仔细看看。这位女生看完,折回座位后说,“昨天我刚到杭州,到西湖边玩了一圈,这张图让我想到了西湖边那些亭子的屋檐角……”
“先停一下,请各位考生来说说,西湖是什么颜色?”主考官根据女生的回答,立即出了此题。现场,学生有回答红色+绿色、有回答白色、有回答绿色,答案各不相同,考官露出笑容。
接着,又是一张设计图,请学生说说,什么是美?
一位来自衡阳的男生自信满满地说,“美在于恰到好处,比如对面那幢教学楼的瓷砖墙壁,看上去似乎有点脏,有黑渍,但如果在特定的情况下,那又是一堵很有意境的墙……”
“很好,各位考生,那大家就看看对面那堵墙,这堵墙看上去似乎有点脏,那怎么办呢?……怎样能让它变得更有意境呢?……江南民居都是白墙黑瓦的多,但像胡雪岩故居的白墙,就算泛黄,也是那么有意境啊……”
考场一片安静,考生陷入沉思。
这类题目都是考官即兴提的,没有标准答案,却难倒一片考生。
■考官点评
面试主要看学生的独创视角
上午三组面试结束后,主考官、浙大国际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应放天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我们的考题没有给出一个固定答案,主要是看学生的独创视角,有无内心的独创想法,我们想办法让考生展示其内心深处的东西,考查学生的反应力。”应院长说,比如一分钟内说出一枚回形针的用途,一个圆圈能联想到什么东西,答案想得越多越好,可见他的想象力和智商。
浙大的创意设计班每年只招40名学生,而通过自主招生名额没有具体的限制,“优秀的就招,不优秀的就PASS,宁缺毋滥。”应院长说,通过自主招生进来的学生,对专业相当热爱,人生规划非常明确,往往在心中设定一个目标。通俗地说,兴趣有助于专业学习。
瑞典籍特聘研究员、浙大创新创业联合中心主任瑞小川(中文名)则是昨天考场中的唯一外教,负责创意设计组面试的英语提问。瑞小川用流利的中文说,总体感觉不错,学生专业知识水平也很高,但回答方式缺少自己的独有思考,有一种被引导的答题状态。
(2012-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