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藏战国楚简》首发

发布时间:2012-04-25来源:





    一批被盗卖至海外的战国楚简,由浙大校友出资于2009年得以从海外回归,并入藏浙大考古与艺术博物馆。经过两年多的整理考释,浙大古文字学家曹锦炎主编的《浙江大学藏战国楚简》由浙大出版社正式出版。4月24日,该书在浙大紫金港校区举行首发式。
    
    
这批战国楚简是浙大艺术与考古博物馆的第一批藏品。首发式现场,2300多年前的战国楚简正式与世人见面。大部分完简(含缀合后)都在23厘米左右,相当于战国尺约一尺,简头、端修治平齐。3枚较长的简上端平齐,下端成尖弧状,尤为特殊,尚属首见。
    
    
据介绍,这批楚简初置于一个木胎漆盒内,经清理,共编号为324号,缀合复原后完整简约160枚。字迹清晰,墨色厚重,文字抄写洒脱,颇有行草意趣。经北京大学科技考古与文物保护实验室碳-14测试,推测这批竹简的年代约为公元前340年。
    
    
战国楚简存世稀少,浙大是继清华大学之后第二所收藏楚简的高校。此外北京大学、湖南大学等保存着秦、汉时期的竹简。
    
    
浙大文化遗产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浙大藏战国楚简》主编曹锦炎说,《左传》是这批楚简的内容精华所在,这是继汉代孔壁古文《左传》出土近2000年后的第二次重大发现。“涉及《左传》的竹简,浙江大学保存的是世界上现存的惟一一份。清末以来,有人怀疑《左传》为西汉刘歆之伪作,后经学者辨诬,其说渐破。之前学者的证据均为理证,今有了可信的事证,故其学术意义非同一般。”
    
    
“0.5厘米宽的竹子上能写出如此丰富自由的笔画,这让我们对战国时期的书写方式有了新的认识。”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浙大艺术系教授陈振濂认为,浙大藏楚简对于书法史的研究很有价值。相对于笔画工整的郭店楚简,浙大藏楚简“最大特点是看似不规范但又有规律,是目前发现的保存隶变之前的最好的、笔画丰富的古文字,可以用‘籀篆为体、隶草为笔’来概括。”
    
    
浙大副校长罗卫东和浙大出版社总编徐有智,楚简捐赠人、金兰艺术史基金会董事朱国英校友,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陈振濂以及北京大学彭国翔教授等分别在首发式上致辞。首发式由浙大考古与艺术博物馆副馆长楼可程主持。
    
    

首发式现场,来自美国的耶鲁大学艺术博物馆、大都会博物馆、波士顿美术馆以及中国国家博物馆、上海博物馆、台湾中央研究院、台湾大学、香港艺术馆、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美术学院等20多位专家学者与30多位浙大师生欣赏了楚简实物。
    
    (文 周炜 张鸯/摄影 古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