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道敦煌待来人

国学大师姜亮夫史料捐赠浙大

发布时间:2012-04-28来源:浙江日报


    今天,国学大师姜亮夫史料捐赠仪式暨诞辰110周年座谈会在浙江大学举行。
    
    1953年,51岁的姜亮夫来到浙江师范学院担任中文系主任,继任杭州大学中文系主任、古籍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他一生潜心教学与研究,在敦煌学、声韵学、楚辞学等国学的研究中堪称大师。姜先生长年来笔耕不辍,著述丰硕,70余年来共撰专著106种,近亿字。其代表著作之一《楚辞通故》一书,被海内外专家誉为“当今研究楚辞最详尽、最有影响的巨著”。
    
    “上个世纪80年代,学界流传一个说法‘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日本’。杭州大学因为有姜先生,成为正在筹建的中国敦煌文化学会发起单位之一。姜先生起草了敦煌学研究规划,这个项目国家拨款500万元,在当时是非常了不起的。”作为亲历者,浙江大学古籍所教授张金泉在座谈会上回忆恩师姜亮夫时说。
    
    谈到捐赠父亲史料给浙大的经历时,姜亮夫的女儿姜昆武说:“决心捐给浙大,我很欣慰。从讨论捐献至今,浙大领导非常重视,几次来家中详谈,让我非常感激。浙大档案馆管理严格、保存完善,尤其是他们的工作精神,也深深地感染了我。父亲身前,我曾经问过:‘你想不想回到云南?’但父亲晚年的几十年都是在杭州度过的,他更愿意永远留在杭州。如今将父亲的史料捐赠给浙大,我想也是对杭州的一个贡献,再次见证父亲与杭州的情谊。”
    
    在座谈会上,姜亮夫先生的大弟子、原浙江大学古籍所所长崔富章回忆道:“读书至今,我一直都觉得自己非常幸运。在遇到的这么多好老师中,姜先生是对我影响最大、影响最深远的。1964年师从先生读研开始,直到1995年先生去世,这32年间,我们的交往一直都没有断过。”复旦大学教授傅杰颇多感慨:“姜先生对研究生的要求非常高,他希望我们多看原著。开课时,他不仅请本系的其他教师讲授,还请历史系、数学系、地理系、物理系的教授给我们讲科技史、艺术史。晚年的姜先生视力近乎失明,但他从来没有停止过看书。我第一次看见他时,他就正在看书,书本几近贴到脸上。1983年,16本王国维遗书影印出版,虽然很贵,但姜先生劝我买,还让我为他也再买一套,因为原来那套不齐了。像姜老师这样,到了80岁还在不停地看书,这种严谨的治学精神,让人感动。”
    
    云南省原副省长梁公卿介绍说:“目前在昭通姜先生的故居,建起了姜亮夫纪念馆,希望能让姜先生的学术精神更加发扬光大。”
    
    据了解,此次捐赠的国学大师姜亮夫史料,共计1000余件,分为生平类、著作类、手稿类、证件类、声像类、评价类、实物类和其他类等8大类。
    
    (2012-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