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之物

发布时间:2012-05-18来源:


    求是书院界碑
    

    在浙江大学玉泉校区大门内右侧,第十一教学大楼前浓密的香樟树丛中,静卧着一块“求是书院界”碑。这块石碑原立在求是书院原址——杭州浦场巷(今大学路),标志着书院的边界。1992年,石碑因城市改造被挖掘出土,同年4月移至玉泉校区。
    
    求是书院是由当年的杭州知府林启创办的。林启可称为浙江近代教育奠基人。
    
    林启是福建侯官县人。1896年2月任杭州知府。林启在任上先后创办了求是书院(浙江大学前身)、蚕学馆(浙江工程学院前身)和养正书塾(杭州高级中学前身),1897年至1900年,林启亲任求是书院总办。林启学贯中西,通晓英文,日文,常翻译一些有关文章给有识之士和师生看。当时,国人留学西洋风盛,林启却主张留学东洋。他认为日本明治维新后的20年值得学习,且费用节省,派西洋一人之费,可够10人去日本之用。于是自1898年起,求是书院陆续选派优秀生赴日留学,至1903年,官派留日学生达154人。何燏时、蒋百里、蒋梦麟、邵裴子都是这一时期的留日学生。
    
    林启去世后,杭人恳请将林启留葬杭州,子女们为杭人真情所感动,最终同意将父亲安葬在孤山北麓。林启墓前的石牌坊上撰有一联:树人百年,树木十年,树谷一年,两浙无两;处士千古,少尉千古,太守千古,孤山不孤。横额为:古之遗爱。
    

    竺可桢两问石
    

    在浙大紫金港校区东大门南侧,立有一天然巨石,上刻竺可桢校长著名的“两问”。竺可桢任浙江大学校长13年,在战火硝烟中率师生举校西迁,历经坚难,坚持办学,使浙大崛起为当时中国最好的四所大学之一,作出了无愧于民族无愧于历史的杰出贡献。
    
    1936年9月18日,时任浙大校长竺可桢首次参加浙江大学新生入学典礼。他在演讲中提出了著名的两个问题,即,“诸位在校,有两个问题应该自己问问,第一,到浙大来做什么?第二,将来毕业后要做什么样的人?”同时告诫新生,“诸君到大学里来,万勿存心只要懂了一点专门技术,以为日后谋生的地步,就算满足,而是要为拯救中华做社会的砥柱。”他明确提出大学要培养以天下为己任的领袖人才,70余年来,这著名的“两问”,时刻启发着每个浙大学子。
    
    浙大迁行至广西宜山时期,是西迁中最为艰难的时期。1938年11月1日,竺可桢为师生作《王阳明先生与大学生的典范》讲演,也就是在这时,他正式提议将“求是”定为浙大校训。 1939年2月4日,他对一年级新生作《求是精神与牺牲精神》讲话,深刻、精辟地阐述了“求是”的涵义。“所谓求是,不仅限为埋头读书或是实验室做实验。”而要有“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精神,要有刻苦耐劳,富于牺牲的精神,“凭自己之良心,甘冒不韪”,以使“真理卒以大明”。“求是”就是追求真理、坚持真理,“排万难冒百死以求真知”。

    
    浙大校歌墙
    

    在浙大紫金港校区图书馆大厅,有一面校歌墙。毕业班的同学都爱在这里留影。
    
    浙大校歌的歌词,为国学大师马一浮先生撰写。
    
    1938年11月19日下午,竺可桢校长主持召开新学期第一次校务会议。在这次意义深远的会上,学校决定以“求是”为校训,并请马一浮先生制校歌歌词。在当晚的日记中,竺可桢校长写道:“决定校训为‘求是’两字,校歌请马一浮制。”
    
    当时,马一浮正在为浙江大学的学生开设“国学讲座”。这是马一浮第一次打破“平生杜门”、“未尝聚讲”的守则,应竺可桢校长的邀请,在抗日战争爆发后,出山讲学。
    
    浙大校歌歌词融会了马一浮先生的大学理想和崇尚求真治学、“会通”教育的观念。其大学之胸襟,教育之根本,治学之真谛,求学之目的,都在这一篇典雅的歌词中得到阐述。时值抗战,有人提出希望在校歌中表现抗战复兴的观点,但马一浮坚持己见:“学校不摄兵戎,乐章当垂久远,时人或以勾践沼吴为美谈,形之歌咏以寓复兴之志,亦是引喻失意。”
    

    (2012-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