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学

发布时间:2012-05-18来源:浙江日报


    像做科研一样做新闻
    
    回想浙大的4年学习,用“学而无术”来形容自己或许再贴切不过了。12年前,我毕业于浙江大学的一个工科专业,最后却“跑样”成了一名新闻记者了。
    
    
那4年,在浙大严格的工科教育生产线上,我不断地“走样”,而生产线上的“把关者”们对我始终是宽容的。
    
    
在校期间,我把大多数的课余时间,客观地说,还包括一小部分的学业时间,花在了学生新闻社团工作上,很有“喜欢当记者”的感觉。有几次,我因热衷于完成新闻社指导老师交代的采访任务,上专业课都迟到了。每次,专业课老师都会沉着脸质问我的迟到,当我如实相告后,老师则会用一种释然的口气,轻轻地对我说:“下次注意”,然后不再追究。
    
    
我一直揣测,大概是我当时作为学生记者在校内已小有名气,所以老师对我的迟到才会如此的“特殊照顾”。毕业多年后的一次回访母校,路遇一位曾经“特殊照顾”过我的专业老师,老师得知我现在就职于新华社,他用一种平淡的口气鼓励我道:“当时,我就看出你是一块当记者的料。你现在能当好一名记者,我看,这都是你在大学期间打下基础的。”
    
    
老师的话多少让我有些惊讶,原以为他会对我这件“走样的产品”深表惋惜。
    
    
此后,我开始思考,现在当记者与大学期间所学的到底有多少关系。渐渐地,我心底里有了答案——浙大教我的不是“术”,而是一种精神,如果说是“求是创新”精神,可能太大了,但让我在记者的岗位上,能够像做科学研究一样做新闻调研,是在大学里学会的。跨区域、跨领域的专题性调研是一个记者经常性的工作内容,主题涉及方方面面,以求是的心境探究事实的本真,正是与做科学研究如出一辙。
    
    
大学应该是一个有思想的生命体,“学术”是一个词,但大学培养人,“学”是第一,“术”是第二,“术”是为“学”服务的。在大学,受教育者首先要学的应该是大学的精神与文化,过于求“术”,会把人定型、定性,也可能会阻断人的成长和进步。“求是、创新”是浙大训导学子治学的思想和精神。我想,我在校4年获得的就是这样的思想和精神的火种。
    
    (作者来建强为2000届浙大化工系本科毕业生)2012-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