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良心活”

下月退休,19年中她一共接来200多位捐献者遗体

发布时间:2012-05-25来源:钱江晚报


    碑上的232位名字,对高斐老师来说,每一位都有不同的人生和故事。
    
    
她站在碑前,在名字中间一点:“这一位先生,是台湾人,是1997年12月31日走的,我把他接回来,后来他的儿子从台湾赶来,说要感谢我。”她清楚地记得每个人的故事,“这里每一个名字,都值得尊重。”她说。
    
    
浙江大学的遗体捐赠从上世纪80年代开展,高斐老师从1993年接手负责,这200多位无语良师,多数都是她和同事一起出车,从全省各地接回来的。经她手,曾为上千位志愿身后捐献遗体的志愿者,登记表格,邮寄信函,电话联系,直到帮助他们中的一部分最后完成捐献程序。
    
    
“这个活我做了19年,这是一个良心活。”
    
    
“有一次我去接一位深山里的捐献者,依维柯车子跑了五六个小时,到山脚下,车子上不去,那是一位只有25岁的小伙子,因为尿毒症去世。他的愿望,就是希望捐赠遗体,供医学研究。后来我和他家属把他从家里抬出来,一步一挪抬了半个多小时才到车上。那天,我们快半夜才到学校里。”说起这些惊心动魄的经历,高老师已经非常淡定了。
    
    
最开始,她的电话不分白天黑夜都会响起,有时候,睡到半夜,电话铃声阵阵,接起来就听见那头的哭腔:“高老师,我爸爸走了!”
    
    
就因为这,家人曾极力反对她继续做这个活。“一天到晚跟人讨论生啊死啊的,听着就不吉利。”高老师模仿家人的语气说。后来,她给自己立了个规矩:不分节假日我可以随叫随到,但是,半夜里不行。我要保证自己和家人的休息。
    
    
19年,不管是寒暑假还是双休日,有时甚至是年三十,年初一,只要电话响起,高老师就会出发,全省各地跑,接回志愿者的遗体。
    
    
这个被不少人觉得有点另类的女人,下个月要退休了。高老师给记者看脖颈处的伤疤:“喏,甲状腺癌手术过,还得过肾积水,身体不行了,要休息。”
    
    
上个月,她把用了19年的电话转交给了年轻同事。“现在很多志愿捐献者都认准这个电话号码,我把它留下来。”
    
    
听说高老师要退休了,不少志愿者打电话来说,高老师,我的事情可是你一手办的,我以后走了没人来接怎么办?高老师很爽气:只要你家人一个电话,我退休在家也会来接你。这是我对你的承诺。
    
    
高老师说,这是个良心活,如果不用心,做不好。对完成遗体捐献的家属,学校承诺2年半到3年后,归还逝者的骨灰。所以,与家属一直保持联系,最后让他们安心,是额外的工作。有些家属,表示不留骨灰,但希望委托她把骨灰撒入江河,最后,由高老师联系民政部门,一一完成逝者和家属的愿望。
    
    (2012-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