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伉俪捐资200万 设立树兰医学奖

发布时间:2012-05-26来源:钱江晚报


    本报讯 “我和郑树森院士都是共和国培养的院士,从小我们两个家庭都很困难,靠助学金支持才完成了初中、高中和大学的学业。投桃报李,我们怀着感恩之心,设立这个奖,鼓励医学青年攻克更多医学难题。”
    
    
昨天,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一院郑树森、李兰娟两位院士发起设立“树森·兰娟院士人才基金”(简称“树兰基金”),用于奖励国内医学领域杰出人才。
    
    
浙大附属一院院长郑树森院士是我国著名的肝胆胰外科专家、器官移植及多器官联合移植的开拓者,在国际上首次提出肝癌肝移植受者选择的“杭州标准”及肝移植后乙肝复发防治新方案。领导着国内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医疗服务最完善的肝胆胰外科诊治中心,引领我国器官移植和肝胆胰外科的学科发展。
    
    
李兰娟院士是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传染病重点学科带头人、人工肝技术的开拓者,独创的人工肝支持系统在治疗重型肝炎上获重大突破,主持制定及推广人工肝技术规范的全国标准。
    
    
两位院士坚持“博学而不穷,笃行而不倦”,不仅以精湛的医术挽救了众多患者的生命,在医学科技领域贡献卓著,同时非常热心医学教育事业,致力于我国尖端医学人才的培养,为我国肝胆胰外科和传染病学科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高级医学人才。
    
    
去年,浙江大学教育基金会提出建立“树兰基金”的设想,以两位医学院士的声誉和影响力,联袂社会各界贤达共襄善举。两位院士积极响应,带头捐赠200万元,发起并联袂社会各界力量加盟资助。
    
    
“树兰基金”专门设立“树兰医学奖”,委托中华医学会组织评审,重点对在医学基础与临床科研领域取得重大创新性成果,对人类健康和社会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中国(含港澳台地区)杰出科技人才进行奖励。
    
    
“树兰医学奖”评选参照国际惯例,遵循“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按申请、审核、初评、终评、颁奖的程序进行。每年颁奖1次,委托中华医学会建立评审专家库。
    
    
会上,李兰娟院士深情地说:当前医学许多尚未突破的难题,需要更多的医学科技工作者共同努力、协同创新,需要培养和造就一批敢于面对医学难题、攻坚克难、坚忍不拔的医学高端人才,才能挽救更多病人的生命,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才能激励更多的人攀登科学高峰,这对医学事业的发展非常重要。
    
    
已经有不少企业、个人慷慨解囊,加盟和支持“树兰基金”。
    
    
(本报记者 王蕊 本报通讯员 王其玲)2012-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