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杭州6月9日电(徐韵琰、余靖静)浙江大学等10所在浙高校8日启动“走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活动,上千名“非遗”青年志愿者将分赴各地走访传承人,深入了解非遗文化的起源。浙江省文化厅表示,希望这能增强广大青年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
据介绍,8日启动的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季的活动还包括大学生非物质文化遗产辩论赛、在杭高校大学生龙舟赛等,同时,文化部门还会组织“非遗”演出、展览等进校园,举行浙江省非遗学科建设研讨会,评选和公布第二批浙江省非遗传承教学基地等。
浙江大学大三学生小金说,自己是位昆曲票友,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博大精深中华魂的体现,这样的活动办得很有意义,希望包括自己在内的广大年轻人能够加强对“非遗”的认识,做好传播与传承。
在已经公布的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中,浙江共有187项入选,每一批都居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榜首。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浙江有9项入榜,同样位居全国榜首。
浙江省文化厅非遗处处长王淼说,浙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但面临严峻的传承形势,除了政府加大保护力度,还需要激发国民尤其是青少年的文化自觉,这需要从青少年入手,发挥学校在传承非遗文化过程中的基础性作用。
(2012-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