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浙江大学浙江省考生取录通知书发送的日子,此前,已经有四川、江苏等地的通知书开始寄发。浙江大学本科生院副院长陆国栋老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特别提醒新生们:“目前我们的大学前教育都百学注重考试、注重分数。能进入浙江大学的学生,无疑都是非常优秀的。但是从接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天开始,你们就要忘记分数,关注成长。浙江大学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了很多平台和资源,四年很短暂,规划要和人一起进校门”。
记者从浙江大学招生办公室了解到,今年的招生录取中,除了医学、科技与创意设计两个大类依然觉得考生青睐外,以往相对“冷”的理科类升温明显,浙江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夏标泉认为,这一变化,体现了考生的人生规划趋向长远,同时,也是经济发展、社会科学文化素养提升带来的一个变化。但招生过程中唯分数的现象依然十分明显。浙大招生办工作人员介绍说,进入高考志愿填报阶段之后,打进浙江大学招生热线的家长问得最多的一个问题就是“我的孩子考了×××分,能不能进浙大?”夏标泉分析说,尤其是在实行平行志愿的省份,考生和家长更多地关注考分的利用率,认为进更高分的专业院校才不至于浪费了高考的成绩,在学校和专业的选择时带有很大的盲目性,不太关注学生内心真正的兴趣爱好和‘究竟哪一所大学更适合我’的问题。
同时,夏老师也认为,仅仅从填报志愿的角度考虑,考生关注自已的排名比关注考分更有科学性。每年高考出题难易分布不同,考分分布情况也就不可能一样。但是,全国高校在各省投放的名额是基本稳定的,高考录取程序也越来越透明和阳光,加之平行志愿填报,考生们完全可以跟据自己的排名情况选择填报自己喜爱的大学。如果作一个同比分析,就会发现,各大学取录的考分级差基本上是按“C9高校——985高校——211高校——其他高校”拉开的。据了解,正常情况下,各省高考前500名的考生绝大多数被C9高校录取。
夏标泉还强调,对于每一个中国家庭来说,孩子上大学都是一件大事,但从孩子进入大学开始,家长就应当有意识地“放手”。“入学”应该是“放手”的第一步。为迎接新生的到来,浙江大学各个部门都已进入准备就绪的状态,各位考生也可以关注“求是新闻网”的“新生报道进行时”,增加对迎新工作的了解。
(欣文 张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