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浙大报道  美文  博文

浙江大学加强新教师教学技能培养

发布时间:2012-09-18来源:浙大新闻办作者:雷成5231


    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蒙民伟楼的一间教室内,来自航空航天学院的新教师李铁风给台下的老师们每人发了一个未吹的气球,让他们贴在自己的上嘴唇,做一个先拉伸再收缩的动作,感受上嘴唇温度的变化:“有什么感觉?”台下老师,有回答“辣辣的”,也有回答“凉凉的”。“这是为什么呢?”李铁风开始上起了《软物质科学导论》课……这是2012年浙江大学新教师技能比赛的现场一幕。
    
    “通过这种问题导入新课的方式,可以激发学生兴趣,让他们尽快参与课堂。”在台下点评的国家级教学名师、浙江大学本科生院副院长陆国栋说,一门课要上好,得让学生和老师有效互动,授课内容尽量贴近生活,把握好每一分每一秒,注意上下课程的衔接。
    
    “师生坐而论道”
    
    这次培训,一共有140多位新教师参加。担任新教师教学技能比赛的指导老师,是10位来自不同院系的教学名师。虽然指导老师的点评时间只有2分钟,但让新教师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长处和短处。
    
    浙江大学农学院外籍教师英兰在这次新教师技能竞赛中获得了优胜奖。“英兰老师上课比较有特点。”担任评委的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副院长陈越说。英兰一边展示PPT一边进行讲解,说到关键点时,就会停下几秒,眨着眼睛问台下的老师:你们听明白了吗?他甚至还大胆地叫出台下某位老师的名字,让他站起来回答某个问题。“老师应该养成问学生问题的好习惯,并有意识地培养学生问问题的习惯,在教学中学会和学生互动,形成师生坐而论道的良好氛围。”
    
    “道、术、技,三者的结合是一个优秀教学应该具备的。‘道’,就是要有对学生认真负责的态度,并建立正确的教学理念。‘术’,就是精心做好‘课前课中课后’的组织和管理工作。‘技’,就是提高教学效率的一些小技巧。”六年前曾经参加新教师培训的浙江省青年教师教学技能比赛特等奖获得者、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章华,在给新教师上教学示范课时说。
    
    鼓励教师钻研教学技能
    
    近年来,浙江大学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措施,鼓励教师钻研教学技能。身为本科生院副院长的陆国栋说:“在教学方法上,我们希望教师做到‘三个转变’,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转变、以课堂教学为主向课内外结合转变、以结果评价为主向结果过程评价结合转变,推动师生互动、课内外互通、结果过程互融。”
    
    2010年,浙大出台《浙江大学加强高水平教育教学工作办法》,其中规定:“对于课堂教学效果差、考核达不到基本要求的,在职称评定晋升时实行一票否决制。”2012年,由段永平校友捐赠,学校设立了“心平奖教金”,重奖教学一线的教师。9月10日,颁发了首届心平奖教金,8位教学一线教授获奖,最高奖100万。
    
    “教师不能光做科研,而忽略了教学。如何讲好一堂课,这不仅仅是一个教师思考的问题,也是学校一直在努力探索的。”陆国栋说,从2011年开始,学校在新教师始业教育培训中增加了教学技能展示环节,每位新教师都安排约10分钟的试讲,教学名师随即进行面对面的点评。在课堂教学技能竞赛中,每位新教师代表讲课30分钟,并由评委专家评选出优胜奖2名。通过这种新老教师面对面的交流,可以有效提升新教师的教学技能。
    
    有计划地培养青年教师
    
    
据介绍,为了更好地培育新教师,学校除了安排新教师始业教育培训外,还在今年成立了教师发展中心,希望新教师从进校一开始就能接受教学技能的培训,引导他们重视教学工作,不断向名师学习,和名师交流,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中心计划从今年9月开始,陆续开设相关教学技能课程,并邀请专家开展教学讲座,帮助新教师制定职业规划、尽快转变角色和融入教学状态。
    
    “青年教师教学导师制,作为新教师始业教育培训的后续步骤,是中心计划采取的另一项重要措施。在电气工程学院成功实施的基础上,将由学校正式规范执行,依托各个学院,以一对一结对的形式,在同一学科内,老教师带新教师,传授教学经验。通过这种多方面的培养方式,有助于青年教师快速地适应教学。”陆国栋说。
    
    据了解,本次新教师培训,内容包括学校人事政策解读、校史学习、科研项目申报、高校教师形象与礼仪、实验室安全和心理健康疏导等。相比去年,今年的新教师培训还新增了两个活动:一,学习校歌,增强新教师的文化认同感;二,开展了素质拓展训练,培养新教师的团队意识。
    
    (雷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