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胖墩们迷上了体能提高课

发布时间:2012-11-18来源:


    风大雨大训练却照常进行。昨天下午,浙大紫金港校区东田径场与足球场间的走廊很热闹,10多个同学穿着运动装正在接受体育老师韦俊芳的“特训”,时而踢腿、时而蹲跳、时而又兔子跳……与雨中空荡荡的运动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坚持,男生再跳15下,女生休息。”韦俊芳手中拿着手表计时,嘴里不忘敦促男生继续锻炼。这些男生大多是“大吨位”的,他们报出来的体重100多,计量单位不是斤而是公斤。“他们是在上身体素质提高课。”韦俊芳说。
    
    
眼前这些胖墩都是在学校体测中不及格的学生,各个年级都有。为了让他们能够上及格线,学校开设了这个特殊的课程,帮助他们提高身体素质,争取下次体测中能过关。
    
    
个别大学生关节年龄有50岁以上
    

    
“来,弯腰,提腿……”韦俊芳在跟记者说话时,两眼还是关注着学生的动作,让学生尽可能地将动作做到自己能力的极限。
    
    
正在负责给学生训练握力的体育老师朱晓龙问记者,你知道现在的学生体质有多差吗?立定跳远及格线是1.5米,比很多学生的身高都要矮,可是,就这个标准,不少同学还跳不到。
    
    
“唉,没办法。现在的学生身体素质比以前的差很多,特别是韧带、关节僵硬度跟老年人差不多,这就是现在孩子长不高的原因之一。”韦俊芳一直在研究青少年体质健康,“就拿关节僵硬度来说,个别学生的僵硬度都达到了五六十岁。这样的身体条件,学习成绩再好有什么用?”
    
    
韦俊芳说,尽管情况不尽如人意,但不能让其继续发展。韧带、关节僵硬度的老化提前是可以通过运动逆转的。“练个一年半载肯定有效。”
    
    
200多名学生自愿上提高课
    
    
“来参加我们提高班的学生,都是体测不合格的学生。”浙大公共体育与艺术部主任吴叶海说,学生体测结束10分钟后,就能通过手机短信收到自己的成绩。对于不合格的学生,我们还会通知他们,可以自愿报名参加身体素质提高课。每学期上7周课,每周三、五、日开课,每次课1.5至2小时。“这个学期,共有200多名学生报名参加。”
    
    
这门特殊的课程,浙大是从2011年开始开设的,至今已办了第四期,主要是按学生的薄弱环节来分班,由5位老师分别负责。
    
    
“之所以开课,是因为浙大学生的体质也在下降。”吴叶海说,2010年中国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显示,与1985年相比,大学生身体素质25年来一直在下降。肺活量下降了近10%;大学男生1000米、女生800米跑的成绩分别下降了10.9%和10.3%;立定跳远成绩分别下降了2.72厘米和1.29厘米;学生或者过重或者过瘦,近视率近90%……作为聚集高分考生的全国知名高校,浙大也不例外。2009年,学校对在校生测出来的体测合格率平均值仅76.5%。“这个数据,引起了我们校领导的重视,决定开展系列措施,要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减重30斤且成绩合格师兄成榜样
    

    
在韦俊芳的课堂上,有一位身体瘦高的男生很引人注目。他叫胡子昂,是大二学生。“我体测成绩是合格的,不过是超低空划过合格线,立定跳远是弱项。听说这个课有用,所以今年报名来参加。”他觉得,入大学后是自己这辈子最重视体育锻炼的时候了。
    
    
另一位体重达110公斤的杨斯杰,是韦俊芳在这届学生中印象最深、最刻苦的学生之一。“我主要是跑步不好,1000米跑了5分多,离及格线差了40多秒。我想及格,所以就来了。”目前才上了4次课,体重没有太大的变化,但是他觉得自己跑步时没有原来那么气喘吁吁了。“我相信7周课后会有变化的,听说上个学期有个师兄,他瘦了30斤,体测也过了合格线。”
    
    
作为老师,朱晓龙现在的身材可以说是精壮。他说,上个学期他也很胖,跟着学生一起锻炼掉了18斤肉。“运动的同时,我们还让学生通过饮食习惯来配合。”
    
    
已经上了3个学期的提高课,吴叶海对总体结果还算满意。他说,通过这个特殊课程,今年浙大的体测平均合格率达到了91%。“我们学校规定,体测不合格不能拿毕业证书。今年,就有28个学生没有按时拿到毕业证书,9月在老师的指导下重新‘回炉’补测后才拿到证书的。”
    
    (2012-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