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的本质是什么?高校信息化如何服务教育教学?11月21-23日,移动互联环境下在线教育研讨会暨教科网(CERNET)浙江省第十二次年会在杭州举行。会上,来自全国70余所高校的近200名长期从事教育信息化领域科研或教学工作的专家、学者就“移动互联环境下的在线教育”进行了交流和讨论。
“高校信息化技术部门与应用部门,省内高校与省外高校之间应加强合作,以协同的体制为基础,提高信息化的应用面。”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信息化领导小组组长任少波在会上介绍了浙大规划部署的“学术创新服务工程”、“公共资源服务工程”、“E大学传播服务工程”和“智慧型后勤服务工程”。他认为,信息技术如何与教育相融合是我们面临的新课题,从目前的发展趋势看,如何支撑教育教学模式创新是高校信息化必须面对的迫切任务。
“学校校务管理,办公自动化、迎新、离校、网上办公等系列信息化,这些都只是手段,归根到底是为了师生的教学,为了培养下一代高层次人才,教育教学才是高校信息化的本质”,浙江省教科网主节点主任、浙江大学信息化领导小组副组长鲁东明对“高校信息化”的解读得到了与会代表的一致认同。鲁东明说,在线教育实现了教师从课堂讲授者向互动讨论的组织者转变,教学空间从实体教室向虚拟教室转变,通过自主学习环境的建设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信息化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教育信息化改变了教育活动的时空结构与教育形态。”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育信息化分会理事长、清华大学计算机与信息管理中心主任蒋东兴介绍说说,2011-2012学年,清华大学有80%的课程开展了网络教学。“清华网络学堂”成为课堂教学的有力辅助手段,访问量破亿。他认为,“高校之间联合建设云服务中心,面向智能终端,为多个高校提供资源服务,这应该是未来的趋势。”
会议期间,与会专家还分别以“支撑在线教育的无线网络环境以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在线教育理念、模式与云平台技术支撑”、“在线教育资源整合、共享与利用”为主题进行了交流。
(张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