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的发明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发布时间:2013-01-19来源:钱江晚报


    昨天,201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终于出炉,浙江共有31项科技成果,其中有1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2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项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6项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人们常常以为科学家们高端,他们的阵地在实验室,动动指头。其实他们不是宅人,而是东南西北地跑:垃圾场、病床边,养殖场,工地……
    
    
所以他们的研究成果,从生活里来,到生活里去,就跟电影创作一样。在这场科技百花奖角逐上,浙江大片风生水起:
    
    
生活节奏加快,身边心肌梗塞病人多起来,如何让心梗病人捡回一条命后,心肌组织还能恢复如初?浙江大学王建安教授团队,研究了《心肌梗死后心肌组织修复和功能重建的机制和临床应用》;
    
    
中国人爱吃,厨房污水垃圾特别多,这种垃圾填埋得越高,安全隐患就越大,怎么才能保障垃圾不会把人给“吃”了?浙江大学陈云敏教授团队,研究了《城市固体废弃物填埋场环境土力学机理与灾害防控关键技术及应用》;
    
    
这几年,浙江的地铁网络,将陆续“铺”开,造地铁的汗马功臣是一个叫做盾构的器械。浙江大学杨华勇教授带领的课题组,研究“盾构装备自主设计制造关键技术”,打破“洋盾构”一统天下的局面。这也是今年浙江唯一获得一等奖的项目。
    
    
《开往春天的地铁》 (盾构装备自主设计制造关键技术及产业化)
    
导演:浙江大学杨华勇教授课题组
    
奖项:科技进步一等奖
    

    
在我们脚下,地下空间四通八达的地铁网络,正在日益生长。
    
    
这个过程中,一种叫做盾构的“大力士”立下汗马功劳,它24小时不断埋头掘进,一次性完成切削、排碴、衬砌等隧道掘进作业,将高风险、高强度、低效率的人工开挖,转变为安全、高效、连续的工厂化作业。
    
    
当前,我国已经成为盾构需求最大的国家,占全球市场的60%。但十年前,隧道掘进装备基本是“洋盾构”的天下,中国企业只是“施工队”和“加工装配队”。
    
    
本世纪以来,浙江大学流体传动及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杨华勇教授的团队,与几家国内隧道挖掘企业合作,经过持续12年的盾构关键技术攻关,终于改变了局面,实现了“盾构中国设计制造”的跨越发展。
    
    
杨华勇介绍,浙大的科研团队,在盾构自主设计制造项目中,主要从事电液驱动和控制系统的研发,这是盾构的“心脏”,也是之前国外技术封锁最严重的部分。
    
    
这些研究成果,已经在全国超过四家盾构整机龙头生产企业,实现了盾构装备自主设计和产业化批量生产与应用,形成了上海、郑州、重庆、西安等多个盾构产业化基地,打破了“洋盾构”一统天下的局面。
    
    
《碧海蓝天》 (湿法高校脱硫及硝汞控制一体化关键技术与应用)
    
导演:浙江大学国家环境保护燃煤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技术中心高翔课题组
    
奖项:科技进步二等奖
    

    
这段时间,中国老百姓抬头看天,学会了一个新科学名词:雾霾。
    
    
雾霾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是PM2.5颗粒的积聚。而城市中PM2.5颗粒形成, 主要“得益”于机动车排放、煤炭燃烧、扬尘等,“喂养”了污染物的滋生。
    
    
中国是全世界最大的煤炭消费国,煤炭燃烧过程产生了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主要有二氧化硫(SO2)气体、氮氧化物(NOx)气体、重金属汞(Hg)等多种污染物。它们本身是一次污染物,但同时,它们还是二次PM2.5的重要前体物——SO2气体和NOx气体在天空“运动”过程中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会演变成硫酸盐和硝酸盐等细微颗粒物,成为构成PM2.5的重要部分,也是加重灰霾天气的主要“元凶”之一。
    
    
浙江大学国家环境保护燃煤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技术中心主任高翔教授和岑可法院士的研究团队,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从事大气污染物综合高效治理研究。团队研究出了能够高效吸收脱除SO2的同时协同控制部分NOx和Hg等污染物的吸收塔。目前,这项技术装备的使用,已经覆盖了全国大部分省市的燃煤电厂,为推动我国“节能减排”做出了重要贡献。
    
    
技术装备所推广的工程项目预计每年共可实现减排二氧化硫160万吨/年、氮氧化物5.5万吨/年、汞8.9吨/年,光就排污费方面,每年共可为这些燃煤电厂节省好几个亿。
    
    
《生化危机》 (城市固体废弃物填埋场环境土力学机理与灾害防控关键技术)
    
导演:浙江大学建工学院陈云敏团队
    
奖项:科技进步二等奖
    

    
前天,记者再次联系上陈云敏的时候,他已经在北京,第二天准备参加颁奖大会。陈云敏专程到北京领科技进步奖,已经是第二次。2008年,陈云敏带领团队做了一项关于软土的研究,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5年,从荷兰学成归来的陈云敏教授,回到浙江大学做岩土工程研究。他开始对垃圾填埋这件很不起眼的事情,产生了很大的兴趣。
    
    
“垃圾填埋是一个复杂的土木工程问题。就好比建坝,只不过库区内不是水而是垃圾。垃圾堆体内部有复杂的生化反应,工程性质不稳定,对‘坝’的建造,技术要求更高。”陈云敏告诉记者。
    
    
从理论研究到实验技术,历时10多年。陈云敏带着学生在杭州天子岭垃圾填埋场系统地做了我国首个垃圾工程特性现场试验。团队研发的灾害防控技术,可以做到分层高效排水,水平和垂直的导排井同时工作;水往下导排,气往上抽提。
    
    
这套技术目前已应用我国具有填埋气发电条件的18个大型填埋场,每年新增填埋气收集量2.06亿立方米,碳减排量173万吨。
    
    
现在的垃圾填埋场,都由着垃圾自然降解。陈云敏今后的打算是,“以后我们希望人工调控,早期介入,比如让垃圾堆体快速降解,同一个填埋场就可以‘吃掉’更多垃圾。”
    
    
“垃圾填埋场要是达到了这样的境界,封藏后的填埋场就是大片的绿地,可建风力发电场、建高尔夫球场。”他说。
    
    
《起死回生》(心肌梗死后心肌组织修复和功能重建的机制研究和临床应用)
    
导演: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王建安课题组
    
奖项:科技进步二等奖

    
    
心肌是组成心脏的重要部分,如果心肌“死”了,心脏也会慢慢停止跳动。
    
    
导致心肌“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身体向心脏供应血液的“管道”出了问题,使得血液没有办法流到心肌。
    
    
目前,医生最常用的解决方法是,打通血管,让血流恢复。但是,即使抢救回来,还有一部分患者的心肌会逐步死亡,日后发生慢性心力衰竭的比例会很高。
    
    
有没有其他方法,能让心肌“起死回生”?
    
    
干细胞在医学界被称为是“万能细胞”,因为它具有再生各种组织器官的潜在功能。
    
    
2002年,王建安组开始了国内首个运用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梗死的随机对照研究。
    
    
课题组把干细胞放在缺氧环境中,使注射进入心肌的干细胞存活率,从10%提高到了30%,修复心肌和功能重建疗效提高了30%。
    
    
不久前,浙医二院院长王建安获白求恩奖章时,记者曾经采访他。采访后遇到一时无法记起的部分,打电话向他确认。谁知才放下电话,答案就已发送到记者手机上。记者忍不住问他:“王院长,您是什么星座的?”
    
    
“天蝎座”。他说,自己是个完美主义者,对每一处细节的要求几乎苛刻。
    
    
跟心脏打了三十年交道,他和他的团队一直在寻找更加完美的技术,帮助心脏。
    
    (2013-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