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浙大报道  美文  笔会

《求是魂》的叙事智慧

发布时间:2013-05-06来源:浙大新闻办作者:叶志良18631


    话剧《求是魂》是中国科协和教育部组织的“科学大师名校宣传工程”项目之一,以纪念著名的气象地理学家、教育家竺可桢对中国科技、教育事业的突出贡献,传播科学大师的科学情怀和求是精神。剧作由浙江大学学生剧社原创,在塑造科学大师形象时,巧妙地发挥叙事智慧,使竺可桢这一人物显得立体而丰满。
    
    
一、散点透视:多方聚焦勾勒完整人生历程
    
    
作为文献历史史剧的《求是魂》,试图容纳主人公竺可桢一生的历程与事迹,但仅靠舞台上2个多小时,显然不足以反映主人公竺可桢的人生全貌。剧作采用散点透视的方式,一改以往焦点透视的方式,反而可以在有所选择的场景与片段中,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历史阶段,全方位地展现主人公的人生轨迹,聚焦主人公的人格精神。剧作以我国著名气象学家、教育家竺可桢为原型,从竺可桢早年在北极阁捍卫中国的气象主权开始;到抗战期间,竺可桢带领浙江大学辗转西迁,五易校址,最终蜚声中外;再到耳顺之年,竺可桢接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奔波大江南北,万里躬行,创造了中国气象事业的辉煌。乃至在文革后期的师生重逢,力图为学生证明清白……整部话剧截取了竺可桢一生中的典型片段,尤其是主政浙江大学期间的几个历史性场景,以散点式结构方式,反映了竺可桢对中国科技、教育事业作出的突出贡献,展示了竺可桢追求真理、培养英才、守护文明、爱国奉献的辉煌一生。
    
    
而剧作以老年竺可桢作为外在叙述者与剧中处于动态状态的竺可桢形象的内外叙事的结合,原型人物与虚构人物的双重设置,为散点式反映人物一生的生命历程与心路历程,提供了坚实的艺术叙事的保障。舞台上,每个历史片段呈现之前,站在台沿的老年竺可桢的回忆,自然地带出并串联起青年竺可桢的人生故事。一种跨越时空的历史穿越,实际上是一次站在历史高度的自我审视,老年竺可桢与动态中的竺可桢的历史距离,恰恰是这种人物设置所留下的巨大的历史想象空间,舞台上不曾呈现的“空白式”散点叙事远胜于事件罗列式的呈现,无疑使剧作赢得了极为丰富的人生内涵。至于原型人物与剧中虚构人物的设计,剧作也颇费心计。原型人物似乎是在支撑历史还原的真实性,而虚构人物的出现,不外乎渲染剧作作为历史话剧的艺术性。原型人物与虚构人物的矛盾冲突与时空间离,无疑更为细致地展示了主人公一生的曲折与丰富。而剧终作为叙述者的竺可桢与剧中人的竺可桢的对话与相遇乃至叠合,自然给竺可桢的一生艺术地划上一个圆满的人格句号。
    
    
二、复调主题:多线并举凸现崇高普世价值
    

    
显然,话剧《求是魂》是一部主旋律话剧,传达的是一种社会正能量。它一方面尽展竺可桢的大师风采,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对竺可桢形象的刻划,彰显气象学家、教育家竺可桢的卓越贡献和高尚情怀。剧作以不同的历史场景形成的复调主题,最终汇成带有普遍价值的人生主题。
    
    
这个带有普世价值的人生崇高主题,在剧作中是以几条线索来呈现的。战争岁月,他是文明火种的呵护者 ——五易校址,千里迁徙,排万难,冒百死,以求真知;和平年代,他是上下求索的科学家 ——大江南北,万里躬行,只问是非,不计利害。在工作领域,他坚持观察记载物候,半个多世纪不辍,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在日常生活,他是严师慈父,呵护家庭,关爱学生。这部原创的以浙大老校长竺可桢为主人公的戏,前半部主要讲述浙大西迁,属于浙江大学艰难成长的校史;后半部主要讲竺可桢的文革岁月,属于个人的心灵史。剧作之“情”,在于师生情,在于同事情,在于夫妻情,在于父子情,更在于学校情、事业情。但剧作之“魂”,所谓“求是魂”,在于由他而奠定的科学情怀与求是精神。在剧中,“求是”,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剧中人物竺可桢用一生去书写的两个大字。“若对浙江大学有所裨益,我愿全力以赴”;“人一旦做了选择,就再也不悔”。在抗战时期西迁而断粮的日子里,面对学生甚至部分教授的质问“我们豁出性命,千里办学,究竟是为了什么”时,竺可桢坚定地说:“排万难,冒百死,以求真知”…… 竺可桢的句句话语,恰恰是萦绕全剧的“求是魂”。
    
    
尤其是,剧作尾声处的竺可桢之问,让人感怀不已。“诸位在校,有两个问题应该问问。第一是到浙大来干什么,第二,将来毕业了要做什么样的人。第一,诸位求学,应不仅在科目本身,而且要训练如何能正确训练自己的思想;第二,我们人生的目的是能服务,而不在享受”。“干什么”和“做什么样的人”,虽是对浙江大学学生的询问,但更是对所有有良知的读书人、知识分子的世纪之问。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剧作的显性意义在于歌颂科学家、教育家竺可桢,而其悠远的普世价值,在于对人之为人的心灵的拷问。

    (作者叶志良为浙江省戏剧家协会副秘书长,《大舞台》执行副主编,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