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杭州5月24日讯 (通讯员 金晓依 周炜 记者 王婷)短短两天内,我省痛失两位学界大家:5月22日19时30分,我国著名思想文化史专家、教育家、原杭州大学校长沈善洪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不幸辞世。5月23日17时,浙派人物画“开山五老”之一的宋忠元先生也在杭去世。
沈善洪先生出生于1931年,浙江平湖人。长期从事中国哲学、特别是中国伦理思想史、中国文化史的研究,取得了卓越的成就。1986年至1996年,他担任了老杭大十年校长。1993年起兼任浙江大学韩国研究所所长至2013年。
沈善洪先生是学问家,他主编的十二卷本《黄宗羲全集》获国家优秀图书奖,其主笔的《中国伦理思想史》被张岱年、冯契等老一辈同行誉为“创新之作”、“传世之作”,他还组织我省一批优秀中青年学者编写出版了《浙江文化史》。沈善洪先生也是教育家,他桃李满天下,培养了一大批中青年学术骨干,为我省输送了一批优秀的教育管理人才。
宋忠元1932年生于上海市奉贤县,1953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绘画系并留校任教,他与李震坚、周昌谷、顾生岳、方增先一起被尊为浙派人物画“开山五老”。五老中,三位擅意笔,两位擅工笔,如今,除了方增先外,其余四老均已仙逝。
浙派人物画发轫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传统笔墨基础上借用西画的造型能力,创造出新的人物画,用以反映现实生活。由于这一画派诞生于浙江,所以被称为“浙派”。宋忠元是这个画派的创立者之一,他在人物画中牢牢地加入了素描因素,这种素描不再是纯粹的西洋素描,而是与中国画审美相结合的专业化素描,成为中国工笔人物画的一大变革。
宋忠元的夫人杜曼华同为工笔画家和美术教育家。中国美院学生严潇艺回忆说,“宋老师常要求学生,多画一些反映现实生活和时代要求的作品,他认为,艺术的变革来自艺术的实践,浙派人物画兼融重彩和笔墨特性,整个形成过程经过了相当长的实践检验。”
(2013-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