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子:不受束缚的自由想象

———对话“物质的精神”作品创作者、建筑学系副教授王晖

发布时间:2013-10-11来源:浙大新闻办

初秋,紫金港校区月牙楼大厅,多了些不锈钢的“摆设”,吸引了过往的师生。这是一场名为“物质的精神”的展览。建筑学系王晖老师和他的学生们,通过不锈钢这种看似冰冷的材料,将思考和情感带入诗意的表达之中。由于参观者反响强烈,展览由原定的10天延期到了国庆节之后,直到10月10日才撤离月牙楼。我们也得以更加从容地体会这镜像之美。本期校报特别邀请到了王晖老师,为我们讲述展览背后的故事。
    
    厨师越界做乐师的事情
    

    ●是什么促使您的团队创作了“物质的精神”主题作品?您期望通过这组作品表达和传递怎样的主题?“镜子”与您平日的思想境遇有怎样的联系?
    

    :在展览的前言里我说这次是“厨师越界做乐师的事情”。我们的本行是建筑学,一般来说建筑和菜肴一样,首先是要满足实际的生存需要,将自然物质按照人的需求进行处理,然后才是美观、愉悦等精神层面的东西;而音乐作为纯艺术,是直接引起精神上的共鸣。这次“越界”,不处理实际问题,只处理艺术方面的问题,所用的材料是建筑中常用的不锈钢,主题是“镜像”。当然,这里也有另外一层意思,就是通过对特定现象的操作,去探索如何运用材料,这方面的教学在目前的建筑教育里是缺失的。
    
    为什么是“镜像”呢?这和我们很久以来感兴趣的“超现实”(Surrealism)艺术很有关系。世界一直是充满神奇,但往往遮蔽在日常生活之下,超现实就是要把这些东西、以及不受束缚的自由想象的东西表达出来。而镜子呢,在各种文化语境里面,都和神奇、魔力有关。镜子能照见妖怪,能辟邪,能重现过去,预知未来,还知道谁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女人……所以我们选择镜面不锈钢这种现代材料,去表达我们感兴趣的东西。不管最后做的结果如何,都是有感而发,没有矫揉造作或者故弄玄虚的成分。
    
    ●这组作品的创作过程中有多位学生参与,您与学生的合作是怎样开始的?在创作过程中,学生承担了怎样的工作?
    

    王:做这些东西的想法有很久了,从两年前才开始动手做第一件,都是利用空余时间。其间有不少同学参与。开始是和我的研究生一起做,后来感兴趣的高年级本科生同学也参与进来。有些展品与我承担的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研究项目有关,但是我一直强调兴趣,因为本科生的参与纯粹自愿,没有兴趣是坚持不了的。事实上学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后来不是我催促他们,而是他们催促我尽快做出来。
    
    特别是我指导的SRTP小组在《轮回》的制作中,发挥了主要作用。他们的研究主题是探索张拉整体结构(Tensegrity)的创新形态设计,与这件作品关系很密切。国外有1/2圆拱的建成案例,我要求他们做1/4圆拱,因为是不对称的偏心结构,难度要大很多。SRTP的三名同学利用业余时间投入了巨大的精力,甚至在今年史上最热的暑假期间主动回到学校,进行《轮回》的制作。光是充当拉索的鱼线就用掉了六七百米,其间模型多次坍塌、变形,单元数量加了又减,减了又加,每次都要重做。我知道难度不小,但从不降低要求,不断指出缺陷,帮助同学们分析问题,提出建议,实际制作是同学们完成的。展出前一天晚上,我和三名同学一起熬了通宵。
    
    通过这次过程,我也更加认识到浙大学生巨大的潜力和优秀的素养。虽然结果仍然不完美,我们会继续探索。可以说,和学生们一起进步是当老师最大的快乐。
    
    科学、艺术和人文的融合
    

    ●您最喜欢的作品是哪件?为什么?
    

    王:
作为创作者,应该说每一件作品我都非常喜欢,很难说清楚更喜欢哪一个。我只能说喜欢它们的原因各不相同。
    
    喜欢《残荷一号》,是因为它是所有作品的发端,是水上的残荷第一次把镜像之美呈现给我。而且,它和杭州的文化底蕴相通。它是最早构思的,却是最后完成的,我们体会到模拟自然对设计功力的要求很高。《残荷二号》的特点是抽象性,从自然状态一下子变成几何的、人工的形态,有多种组合方式,尺度可大可小,可以变成现代家具,也可以成为城市雕塑。
    
    《玛格丽特》是在设计上花费最多心血的一个,因为它完全是主观感觉的表达。设计用了近两个月,纸板模型做了几十个。另外它是用一块板折出来的,渗透了我们关于“维度”的思考。《轮回》最有趣的地方是用现代的结构形式去表达佛教的经典概念,而且如前所述,是大家辛勤劳动的结晶。《时间之镜》最简洁明快,制作也很顺利,效果却很强烈,我注意到多数走过的人都会凑过去一看究竟,“上镜率”也颇高。
    
    
●展览有很多观众留言,写满了两大本,是您预料之中的吗?这样的展示形式,对于科学与艺术传播是否有效?
    

    :观众反应这么热烈,对我来说是出乎意料。本来准备了一个很厚的留言本,两三天就写满了,赶紧又放了一个,可以看出引起了很多人的兴趣,所以展览也由原定的10天延期到国庆节之后。有不少人说“看不懂”,其实无所谓懂或者不懂,只要有自己的观感、对它有些感觉就好了。我想这件事最大的意义,不在于展品本身有多好看,而在于它提供了一个思考的平台、交流的平台。
    
    这次展览,建筑设计研究所和建筑学系给予了积极的支持,借此机会表达谢意!和建筑一样,这些东西算是公共艺术品,对于营造文化氛围会起到一定的作用,也能够让不同专业的人更多地相互了解。
    
    我过去在日本留学,也到欧洲的院校交流过。国外的大学校园里经常有各种展示、非正式的表演、大大小小的文化节,一进去马上感觉和外面不一样。国内院校尤其是理工类见长的院校,氛围容易沉闷。浙大倡导学科交叉,就是想激发出新的东西,我们这次主动“越界”也是类似的想法。
    
    9月21号下午我们组办了一个小型研讨会,邀请一些同事、建筑师、外校教师、文艺界朋友聊了一下。大家说这件事看似“另类”,其实属于“正途”。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光靠SCI的数目是不够的。如果教师被各种考核指标压得喘不过气,缺少自由探索的空间和精神状态,也许短时间内指标可以上去,但大学的发展没有持久的内涵和动力,也不会得到大家真正的尊重。科学、艺术和人文相互融合、相互促进才是一流大学的特征,大学的精神最终还是要落在人文关怀上。
    
    观者留言
    
    艺术的境界在于给人以想象空间。
    
    不错的镜子。
    
    荷开如画,荷落如铁。华丽终是短暂,平淡方是永恒。
    
    仿佛又走进了法国的蓬皮杜博物馆,对艺术与真谛的追求令人感动。
    
    方正规则的外形下,隐藏着对美与和谐的阐释!作品很好!
    
    艺术让金属变得柔和。
    
    《残荷听雨》俯视的水面太平静,应该弄点波纹的痕迹,才更加显雨境。斜视残荷与镜面的光线扭曲感很赞。
    
    经典艺术品只能意会,无法用文字去简单表达清。创意在“邪门”中产生。
    
    《残荷二》,镜像,维度,安静,喜欢这种风格与造型。
    
    喜欢《玛格丽特》及那个故事。作品将材料充分利用,表达了刺痛,泪水(在作品中可以看到泪滴,穿透“圆形”的刺痛……)
    
    将古典之美与现代之美完美融合,好!需要思考的东西就是与国家政策保持一致。与时俱进,共创未来。在中国梦的基础上,改革,发展,促和谐。看未来,同学们,你们是祖国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加油!
    
    梦想是什么?梦想就是一种让你感到坚持就是幸福的东西。
    
    建筑本身是一门艺术,但普通人无法看出建筑艺术所深藏的内涵。唯有将有艺术的建筑付诸实用的东西才能引起更多人的共鸣。
    
    觉得作为装置艺术或是艺术品,少了令人感动之处,那种最本源的本体的美。有过多的故意、矫情的感觉。但作为建筑系的作品,亮点令我很感动。浙大建筑系太缺乏艺术氛围。这是一个很好的开端、练习,希望这样的课堂与探索能在研究生阶段开展,并且做得更朴实,感人。
    
    抽象,一个让人难以忘记的词,充满着故事。
    
    每来一次都会意识到需要深入思考的东西永无止境!人生啊!奋斗!
    
    好喜欢《轮回》,其他好抽象,看不懂。
    
    喜欢镜面金属的质感,光滑畅快,几何式的表达。还有,在没打灯的时候,对着《残荷》侧面打手电,墙上的影子深深浅浅,超美!期待能看到它们走过时间后的变化。
    
    ———在写满两大本的参观者留言中,我们特别撷取了一部分,从这些真实又可爱的文字中,仿佛可以又看到了留言者当日思索、品味的模样。由于无法一一与留言人取得联系并确认,我们将他们的名字隐去了,但这并不妨碍我们与之共享这份艺术的美。
    
    
(张鸯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