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美酒,蟹腿啃啃;一碗香米,甲鱼汤喝喝。这恐怕是秋天的江南人,最惬意的生活。
如何选蟹?昨日,记者随着浙江大学教授来到湖州合作项目的基地,养殖户告诉秘诀:母蟹挑“后门”胀鼓到门有点裂开的,公蟹看“两边胸脯”挺不挺,最后不管母与公,都要看看小脚数上去的倒数第二对脚,如果坚硬,就是好蟹。
浙江大学农推中心的徐海圣教授,研发了一套稻鳖共作的种植、养殖模式。昨日他带记者实地去察看。在安吉高庄甲鱼专业合作社,一片片稻田下面,大有明堂。这里的中华鳖,和水稻共荣共生。
甲鱼坦悠悠游荡,把稻田里的虫都吃掉了,稻田的虫害率从单纯种水稻的20%,降到了共作模式的8%。而甲鱼排的粪便,含有大量的氮、磷,如今这一废水排泄物成了宝,让有机质水稻吸收,一来一去,省下好几万元化肥钱。
而在长兴洪桥漾荡牌河蟹专业合作社,太湖毛脚蟹长得肥大。
徐海圣教授领衔起草的《南太湖毛脚蟹生态养殖技术操作规程》,从什么时候下苗,到创新性地加入水草、螺蛳等生物,到介绍科学防病害方法……总结提炼了太湖毛脚蟹的生态养殖技术要求,养殖户只要照着流程做,不怕没有一年30万元以上的好收成。
(2013-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