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有机污染物多介质界面行为与调控原理

发布时间:2014-01-10来源:


    获奖等级:自然科学二等奖
    
    
完成人员:朱利中 陈宝梁 杨坤 林道辉
    
    
完成单位:浙江大学
    
    
成果简介:
    

    界面行为始终贯穿于有机污染物迁移转化及生物效应的整个生命周期,多介质界面行为的分子机理及调控研究是土壤污染控制与修复的重要基础。项目围绕我国土壤污染防治的重大需求,以界面行为分子机制及生物有效性调控前沿科学问题为核心,突破了有机污染物非线性界面行为、生物有效性调控、有机污染场地/土壤增效修复等关键科学难题。
    
    
主要发现点如下:1、揭示了有机污染物非线性界面行为的分子机理,提高了对非线性界面行为本质的认识。首先证实了有机质是非线性吸附的主导源,发现土壤中纳米颗粒团聚重组及其选择性结合有机质可影响有机污染物的非线性吸附行为,提出有机质吸附相变-锁定作用及导致有机污染物脱附滞后性的微观机制。2、建立定量预测有机污染物非线性界面行为的数学模型,最大预测误差从3个数量级降至1个数量级内,解决了准确预测有机污染物环境界面行为的科学难题。3、揭示了基于多介质微界面行为的有机污染物生物有效性调控原理,提出全方位保障农产品安全的新思路。4、阐明混合表面活性剂调控有机污染物固-液界面行为、增效修复有机污染土壤的新技术原理,攻克了传统表面活性剂增效修复技术洗脱效率低、成本高等应用瓶颈。
    
    
8篇代表性论文和20篇核心论文分别被SCI他引627次、1284次,其中6篇列入Web of Science近十年高被引论文。4位完成人均列环境/生态领域ESI引文国际排名前1%。成果被编入《Handbook of Soil Sciences》(美国CRC出版社)。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2件,部分成果已成功用于南京等地有机污染场地/土壤修复工程,有力推动了环境学科及土壤修复行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