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哮喘分子发病机制及诊治新技术应用

发布时间:2014-01-10来源:


    获奖等级:科技进步二等奖
    
    
完成人员:沈华浩 钟南山 郑劲平 吴善东 王凯 李雯 陈爱欢 王苹莉 徐军 李靖 黄华琼 陈荣昌 赖克方 颜伏归 刘奕
    
    
完成单位: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杭州浙大迪迅生物基因工程有限公司
    
    
成果简介
    
    
哮喘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发病率逐年上升。本项目实施前,哮喘研究及诊治的主要瓶颈包括:哮喘发病的关键机制不明确,缺乏早期诊断技术及有效、易推广的防治方法,尚无临床诊治指南。针对上述难题,本项目历时25 年,深入研究了哮喘的分子发病机制,创建了哮喘诊治新技术和新方法,取得了如下创新性成果:
    
    
1.率先揭示了嗜酸粒细胞与哮喘发病之间的直接因果关系及骨髓调控新机制,阐明嗜酸粒细胞在哮喘患者气道高反应性发生中的关键作用;2.创新性提出"隐匿性哮喘"的新概念,并提出有效的早期预防手段;3.创建简易支气管激发试验新技术用于哮喘诊断,使占总数约35%的不典型哮喘患者得以早期发现。自主研发过敏原诊断试剂盒,获首家SFDA 注册证;4.最早提出口服小剂量茶碱联合吸入低剂量激素的新方法用于治疗哮喘;率先确证卡介苗可有效治疗哮喘,在国内最早应用吸入激素联合长效β2 激动剂治疗哮喘,为制订我国哮喘防治指南提供了循证医学依据。
    
    
共发表论文150篇,他引4582次。创建的哮喘诊治新技术和新方法,写入了WHO制订的《全球哮喘防治指南》,我国《哮喘防治指南》,呼吸领域国际权威教科书及我国《内科学》教材,并已成为我国应用最广的哮喘诊断技术和一线治疗方案。成果在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港澳台地区121家医院推广应用。本项目引领了我国哮喘研究和临床诊治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国际该领域的进步,产生了重大的社会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