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豆可以影响人体内的“铁管家”

发布时间:2014-01-14来源:今日早报

2002年,中国缺铁性贫血人群达15%。12年后,农村中老年女性贫血的高达40%,城市这一人群的比例在降低,有5%-8%。
    
    “在中国,贫血仍是一个大问题。”浙江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营养与代谢课题组负责人王福俤认为。
    
    可是,单纯补充铁元素,效果并不明显。课题组从食补下手,最新发现,“黑豆可以影响人体内的‘铁管家’,促进铁吸收,从而有效改善贫血症状。”王福俤透露。黑豆的神效,保留在豆皮中。必须带皮吃,且将黑豆煮熟。
    
    相关论文发表在国际营养学著名期刊《英国营养学杂志》上。
    
    农村中老年女性,贫血者高达40%
    

    为什么缺铁会导致贫血?先看看神奇的人体构造。
    
    每天,我们最多只能吸收10%的铁。这一任务,由小肠与肝脏内的泵铁蛋白Ferroportin负责。
    
    它非常辛苦,每时每刻都在努力地吸收食物中的铁元素。同时,它还得回收利用被“遗弃”红细胞中的铁元素。
    
    而它的“上司”——肝脏内的“铁管家”Hepcidin,则会四处巡逻监工。一旦发现我们体内的铁过量,就会立刻“叫停”泵铁蛋白的工作,以防吸收过量铁。
    
    可是,如果铁管家太过活跃,泵铁蛋白会被关死。这样,会出现一个反效果:血液中的铁降低,限制红细胞合成,导致贫血。
    
    贫血,会产生一连串反应:易疲劳、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女性和小孩,是易缺铁性贫血人群。通常,会面带“菜色”,脸色灰暗。
    
    2012年,课题组带头人王福俤,对2000多位中老年女性做了一项对比研究。结果发现,患缺铁性贫血的农村中老年女性高达40%,城市中的这一人群比例只有5%-8%。
    
    黑豆皮补铁进血,煮熟磨成汁喝最好
    
    
可是,究竟如何补铁才有效?“单纯地补充铁元素、打补铁剂,效果并不明显。这只会刺激产生更多的铁管家,抑制铁吸收。”王福俤说。
    
    在中国,有一个传统的说法:黑色食物有补血功效,如黑芝麻、黑木耳、黑枣、黑米和黑豆。
    
    或者,可从食补下手。课题组对“黑五类”进行实验,结果发现,只有黑豆有神效。他们将打碎的黑豆皮混入小鼠饲料,一周后,贫血小鼠的症状明显改善:红细胞数量、血红蛋白量及红细胞压积都显著上升。
    
    看来,黑豆皮可以指挥“铁管家”。论文第一作者、研究生穆明道解释,“‘铁管家’是目前发现的铁代谢调节中最关键的调节分子,而黑豆皮中的提取物恰能让‘铁管家’不要过分活跃,让泵铁蛋白能够安心、努力地为人体获取铁元素。”
    
    这一发现,恰应证了《全国中草药汇编》中的记载:黑豆以种皮入药,可养血祛风。它在中医临床上,被广泛用于治疗各类阴虚盗汗、血寒、贫血等。
    
    现在,王福俤自己就开始食用黑豆。不过,黑豆补铁的吃法,颇有讲究。它的功效,全在一身黑衣之中。“我用豆浆机把黑豆榨成汁,必须把整粒黑豆都丢进去。现在,身边的朋友都跟风喝黑豆汁了。”他笑说。另外,还可以将黑豆煮熟熬粥。
    
    “黑豆一定得煮透才能食用,半生的黑豆中,有一种抗胰蛋白酶,会产生毒素。”穆明道说。
    
    究竟是“黑衣”中的哪个因子,影响了铁元素?目前,课题组还在研究中。同时,课题组申请的黑豆皮提取物的发明专利,已进入公示阶段。将来,会有黑豆皮胶囊生产上市。
    
    5%~10%的中国人,天生“高铁”
    

    同时,课题组还在研究铁过剩。“高铁(铁过多),却被严重忽视。”王福俤说。2005年,《新英格兰医学期刊》发表的一篇论文指出:6.5%的亚洲人“患”高铁。“其中,相当一部分是中国人。”王福俤解释。
    
    2009年,王福俤辞去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副教授一职回国后,立即对中国高铁人群进行研究。对3000多名中国人研究后,他发现,“5%-10%的中国人天生‘高铁’。”
    
    这时,如果再“补铁”,“后果将会非常恐怕”。“铁离子在肝脏内蓄积,可能会导致肝癌;在胰腺内蓄积,可能会导致二型糖尿病。另外,还可能会引发心脏病。”王福俤说。近年,年轻人群的代谢疾病迅猛上升,与此有关。
    
    可遗憾的是,“高铁被不少人忽视,甚至不少医生对此也不了解。”这导致后期的肝硬化等疾病,被漏诊或误诊。
    
    那么,为何有人会铁过多呢?“体内的5个基因突变所致。”王福俤透露。目前,课题组已初步锁定基因。不久的将来,相关的发现会对外公布。
    
    (2014-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