仍有8位伤者需要靠呼吸机支持

发布时间:2014-07-18来源:都市快报


    本报讯 昨天是“7•5公交放火案”发生的第6天,不幸中的好消息是,严重烧伤的上海6岁男孩轩轩醒了过来,可以与父母点头摇头交流了;更多的伤者接受了切痂植皮手术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其他伤者的病情也还算稳定。
    
    烧伤严重的男孩轩轩醒来了
    

    前天至昨天,进展最大的是男孩轩轩。浙医儿院外科监护室主任谈林华说,因为呼吸道损伤严重,需要呼吸机支持,之前一直用镇静药使孩子处于睡眠状态。前天起,逐步减少药量,前天中午11点多,轩轩醒来了,而且意识清醒。虽然气道分泌物还是非常多,毕竟暂时脱离了呼吸机,这是一个进步。但因为气管切开不能说话,只能跟医护人员及妈妈通过点头、摇头来交流。
    
    外科监护室护士长朱红梅说,轩轩很勇敢,护士们给他做头面部护理,比如轩轩的睫毛都烧掉了,护士给他滴眼药水保护眼睛,时常帮他清洗口腔、耳朵等,轩轩都很配合,很勇敢。前天开始,鼻饲牛奶轩轩适应得不错,昨天的奶量又增多了些。
    
    
不少伤者出现了感染发烧症状
    仍有8位需要靠呼吸机支持
    

    也有揪心的消息:不少伤者出现了感染发烧症状。浙医二院烧伤科主任、本次烧伤救治的主管医师韩春茂说:“感染是烧伤病人最常见的死亡原因,它可能发生在每一个治疗环节,一旦发生严重感染,都是非常致命的。”
    
    浙医儿院烧伤整形科负责人赵雄副主任医师也说:“感染期,是烧伤患儿最危险的关口。”
    
    昨天,浙医二院感染管理科陆群主任讲解了抗感染的治疗思路,感染有外源性和内源性两种。外源性感染来自于外界,比如敞开的创面,空气中的细菌。内源性感染来自于病人体内的细菌。
    
    预防感染,医生做的是针对各种细菌,使用有效的抗菌药物,但又不能滥用。
    
    另外,将严格控制管理病人的外环境,减少病区人员走动。“人员走动带动气流,空气中的细菌随气流飘舞,增加细菌进入病人体内的机会。所以现阶段,我们把病区半封闭起来,闲杂人等不能进入,每位伤者只有一位家属可以进入病区探视,并严格控制探视时间。”陆群主任说。
    
    医生护士进入病区也非常小心,穿上灭菌防护服,戴上口罩、帽子和手套。做好手卫生,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烧伤病人的护理也非常关键,大部分伤者皮肤肌肉组织烧伤面积很大,不能以一个固定姿势躺在床上,否则某个部位的皮肤肌肉压力过大,造成后续伤害。他们躺在一张“悬浮床”上,悬空身体,保持烧伤部位干燥,上下翻身,一时仰卧、一时俯卧,减少受压时间。
    
    重症烧伤病人生命体征,血流动力学的检测、评估,气道管理,静脉给药等都需要非常关注。还有,烧伤病人的吃饭、喝水、排泄,几乎每个动作都需要专人负责,护理任务非常重。浙医二院护理部主任金静芬从全院抽调四十多位高年资护士,专门护理这些烧伤病人。
    
    除了感染关,伤者严重的吸入性损伤,也是治疗的重点和难点。
    
    截至昨天中午,浙医二院已为15位伤者做了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这是针对吸入性损伤的诊疗。医院呼吸治疗科副主任景继勇医师说,除了这个检查,医生和护士还每天定时对伤者的呼吸道做感染预防控制、呼吸道廓清、机械通气等治疗。
    
    目前,浙医二院烧伤科病区使用呼吸机的伤者有7位,加上在浙医儿院的南京男孩希希,目前仍有8位伤者要靠呼吸机支持,他们都属于极其严重的吸入性损伤。预计他们将需要两三周的时间,呼吸道长出新的黏膜,逐渐恢复气道黏膜的能力。
    
    
主管医师每天16:30
    向每位伤者的家属讲解病情
    
    
前天,浙医二院院长王建安和医院领导班子、各个科室主任开会,王建安说:“在治疗之外,我们要充分照顾伤者和家属情绪,有什么要求,要充分考虑。不仅要重点关注伤者的治疗,也要关注与病人家属的沟通协调,不能只管治病。”
    
    从前天开始,经过杭州市政府的协调,由社区人员负责安排照应每位伤者的家属,形成医院和社区对接、共同负责家属的沟通协调机制,让每位家属有人帮,有人管。特别关注家属的心理状况,允许他们每天看到家人,但严格控制探视人数,守好感染大关。
    
    每天16:30,医院还安排每位伤者的主管医师向家属讲解病情,今天情况稳定吗、意识清楚吗、做了哪些治疗等家属最关心的信息,都会告诉大家。
    
    王建安院长想通过快报感谢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帮助,省市卫生计生委、浙江大学帮助整合资源,协调救治工作,兄弟医院抽调烧伤专业的医护人员协助、参与救治,还有好心人的各种问候。
    
    “还是那句话,只要有1%的希望,我们一定尽100%的努力,不辜负社会各界对我们的期望。”王建安说。
    
    (
2014-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