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科技工作会议部署下一阶段工作

发布时间:2014-10-08来源:


    10月8日下午,学校召开2014年秋季科技工作会,总结上半年的科技工作,研究部署下一阶段的重点任务。会议认为,要进一步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科技工作综合改革,推动科技工作可持续发展。
    
    
会议认为,学校上半年的科技工作呈现三大亮点:一是协同创新中心培育工作取得成效,二是各项体现科研内涵的重要指标继续保持领先态势。2013年学校表现不俗论文篇数、国际论文十年被引篇数和次数、SCI论文数、百篇最具影响的国际学术论文数、第一作者国际合著论文数(1230篇)等均保持高校第一或并列第一,ESI学科排名、国家奖励数持续位居高校前列;三是科研体系进一步完善,工研院一院多点模式和技术转移中心布局初步完成。同时,也应高度关注学校科研工作发展过程中的薄弱环节:一是科研人才结构需要进一步优化,高端人才优势不明显,而中青年人才储备的压力也较大;二是科研规模进入发展平台期,如何推动科研规模平稳、持续发展亟待破题;三是“内涵发展、质量优先”的方针需要在科技工作中进一步加以贯彻和落实。
    
    
常务副校长吴朝晖指出,“内涵发展,质量优先”是学校在“十二五”期间提出的科技工作指导思想,下一阶段的工作要继续坚持这一主题,重点做好三方面工作:第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讲话精神,进一步明确学校科技体制改革的方向,推动学校科技体制改革朝向更加有利于培养核心竞争力、更加有利于提升解决国家和区域重大问题的能力、更加有利于适应国家新的科技计划实施和科技资源分配方案的方向前进;第二,要扎实推进科技评价机制改革。相关职能部门要完善科研激励评价政策,建立适应科技创新规律、尊重人才成长,导向明确、激励和约束并重的长效评价机制。注重科技创新质量和实际贡献,要突出围绕科学前沿和国家需求、催生重大成果的导向,突出产学研协同、加快创新驱动发展的导向,突出科教结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导向。按照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转移、成果转化等不同工作的特点,建立科学合理、各有侧重的评价标准;第三,要围绕“内涵发展,质量优先”,全面推进科技体制改革。继续做好协同创新中心的培育组织工作,同时结合“科技联盟”和“科学家工作室”建设,探索科研管理协同工作机制,要按国务院11号文件精神,配套完善相关管理制度,为发挥科研人员积极性和创造性提供支撑保障。
    
    
会上,科研院院长陈昆松在专题报告中总结了学校上半年的科技工作进展,提出了下半年的工作重点。科研院科技项目过程管理中心主任夏文莉结合实例,以《科技项目过程管理保障实施质量和内涵提升》为题,分析了项目过程管理中的风险环节。学校学部、学院(系)、校设研究机构负责人,教授代表和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周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