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瓣膜病是我国一种常见的心脏病。严重的主动脉瓣反流,是其中一种,往往危及病人生命。国家重大研究计划首席科学家、浙大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王建安教授团队,在国内首次成功完成了用微创进行换瓣治疗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即经股动脉途径主动脉瓣置入术。不用打开胸腔,向“动脉”借个通道,挽救病人生命的新技术的诞生,开创了中国心血管病介入治疗史上新的一页。
主动脉瓣反流一般是由于风湿性、老年退行性变等原因引起,主动脉反流发展比较隐匿,早期症状不明显,也有的患者早期无任何症状,一旦出现症状,则疾病进展非常迅速,若不及时处理则很容易出现心衰,一旦出现心衰,绝大多数的患者在一年内死亡。也有发生病人突发左心衰竭,抢救不及时而死亡的悲剧。
对于严重的主动脉瓣反流,一直以来唯一能解决问题的只能是通过开胸手术进行心脏瓣膜置换,但30%的病人因高龄、左心室功能差、存在严重的合并症等各种原因而非常无奈地放弃或者不能接受外科治疗。80岁的陈大伯患上主动脉瓣返流近3年,越来越严重,稍一走动就喘不过气来,而且白天不能平躺,连晚上也是靠坐在床上;同时,陈大伯还“安装过心脏支架、又有慢性阻塞性肺病和慢性肾功能不全”,手术风险极高。对于陈大伯和家人来说,微创换瓣(TAVI)手术是唯一的希望。
微创换瓣(TAVI)跟冠心病放支架的原理类似,就是将一个3cm*5cm左右的超大镍钛合金支架内部预先安装了主动脉瓣的瓣膜,通过一个特殊的塑形系统折叠到一根吸管大小的粗细,然后通过股动脉的一个小口子送到体内主动脉瓣的位置,逐步释放最终把“阀门”安装上。
王建安教授多次召集瓣膜团队反复研究病情,逐步细致安排每一个手术步骤,制定紧急预案,最终成功地将主动脉瓣瓣膜通过股动脉放到了陈大伯体内,位置非常理想,原先重度的反流几乎就没有了。术后第2天,陈大伯的胸闷气急就明显缓解了,还可以下地走几步了,手术取得了圆满成功。
微创换瓣(TAVI)技术以前均用于治疗重度主动脉瓣狭窄的患者,而用于治疗单纯性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则是全新的领域,国际上只有零星的报道。手术的高难度非常高,最主要的难度在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患者瓣膜置入后卡不住,位置容易移动,最终导致手术失败甚至危及生命。最终,王建安教授团队凭着强有力的多学科协作,手术取得了圆满成功。
至目前,王建安教授团队在国内首批开展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TAVI)和经导管二尖瓣修复技术(MitraClip),是目前国内MitraClip样本量最大的中心,是国内最大的TAVI中心之一,已成功挽救了近50位患者的生命,手术多次在国际性和全国性会议上进行演示,引领国内心脏瓣膜微创治疗领域的发展。
(方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