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浙大报道  美文  博文

60个精选石窟壁画实现高保真数字化

浙大与敦煌十余年携手共进

发布时间:2014-11-12来源:浙大新闻办作者:张鸯18595


    11月11日上午,“原真记忆”浙大•敦煌合作成果展在浙大紫金港在建西区考古实验基地开幕,展览分五部分原真展现了浙大保护敦煌文化遗产的多学科交叉技术和示范性应用的成果。60个精选石窟的高保真数字化壁画、1:1高仿真复制的莫高窟第220窟、8米高的高清虚拟巨幕让沉睡在计算机里的文化遗产数字资源走进了公众的视野。展览前,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为浙大师生作专题报告,介绍了敦煌研究院70年的发展历程。
    
    
“太逼真了,这个洞窟壁画人物的线条、色彩,甚至被侵蚀的墙壁,都与原来的洞窟几乎一模一样。”展览现场,集中了初唐精美雕像和壁画的莫高窟第220窟,被研究团队按1∶1的比例尺寸在实验室里重建。在复制窟内,樊锦诗笑道,“真正的敦煌壁画可是很脆弱的,人多呼出的二氧化碳都会加速壁画的老化,这个高仿真洞窟可以容忍更多人欣赏它,亲近它,使人们很方便地学习和研究历史文化遗产。”“古代珍贵壁画由于受到人为、自然、病虫害的影响,会逐渐损坏。传统的壁画保护方法虽然可以减缓损坏的进程,但并不能改变壁画会逐渐损坏、消失的事实。浙大运用数字化技术,将石窟壁画原真记录,形成资源库以及复制洞窟,不仅能够留存下来珍贵的文物数据资料,而且还能对石窟壁画研究与保护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
    
    
这个复制洞窟是如何做到的?文化遗产研究院的技术研究人员刁常宇介绍说,这些壁画由浙大计算机系专门研发的仪器在莫高窟拍摄下来,再通过科研团队自主开发的精确拼接系统和较色系统形成。电子图拼完成之后,被打印在一种特殊的宣纸上。同时,研究团队根据三维建模的数据和洞窟建造特点,搭建“浙大220号石窟”的建筑,最后粘上打印好的宣纸。“壁画文物数字化要求每英寸不少于300个像素点,像素点越多,数字化后的信息就越丰富。我们在4年时间里完成了对60个洞窟的数据采集,拍摄了50多万张图片,容量达15个TB。”刁常宇说,目前科研团队只完成了一个复制窟,更多的壁画可以在团队研发的敦煌壁画数字资源管理系统,以及展览现场的高清虚拟巨幕中欣赏到,每一张壁画由成百上千张照片组成,图片最高精度达到900亿像素,最大的一张壁画,照片文件达到了60G。这样的采集精度,可以打印出比原来壁画大四五倍的图片,展现壁画的每个细节。浙大自2010年1月开始敦煌文化遗产保护与学术资源库建设工作,至今已经完成了60个精选石窟的原真记忆。
    
    
浙大网络与媒体实验室的研究生团队还开发出一种导览软件,装在手机或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上,只要用摄像头拍下壁画中的细节,系统就会识别并推送与他相关的一系列背景知识、图片和视频讲解。记者尝试用手机对准复制洞窟里的一对跳舞的人物,不一会就跳出显示这是著名的“霓裳旋舞”。“我们前期将壁画中有典型意义的特征点先提取数据,转换成计算机语言存到数据库里,移动设备拍摄的图片通过软件进行运算匹配。”团队成员张培粱说。
    
    
浙大与敦煌,可谓源远流长。敦煌研究院的首任院长常书鸿先生是浙大校友,向达、姜亮夫、蒋礼鸿、郭在贻等老一辈学者开创了浙大在敦煌学研究的国际领先地位。1997年,浙大与敦煌研究院开始多学科战略合作,时至今日,双方的合作已经延伸到敦煌学、汉语史、艺术史、壁画数字化记录、石窟彩塑三维数字化记录、石窟环境传感监测、文物预防性保护、文物保护材料与工艺等多个方面,涵盖考古、历史、中文、艺术、计算机、光学、自动化、物理、化学等多个学科。“浙大融合多学科优势解决敦煌文物保护的实际问题,这是浙大文理学科交叉的优秀案例,同时保护与传承中华优秀文化遗产也是创建中国高水平大学的重要历史使命。”浙大常务副校长宋永华说,浙大将与敦煌研究院携手推进更多石窟文化遗产的数字化采集、整理、存档、探索文化遗产高保真资源数字出版的技术与模式。
    
    
据了解,展览将对外分时段自由开放,开放时间:11月17日至12月19日之间每周三、周五15时开始。
    
    (张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