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个天生的记者来说,他看不到枪林弹雨,看不到任何可能降临到他头上的危险,他看到的是一个精彩的故事就在他的前方。”12月11日晚,1985年普利策国际新闻报道奖得主Josh Friedman教授来到浙大,做客启真海外名师大讲堂,向浙大师生做了题为“西方新闻危机”的报告。他认为,要成为一名好记者,需要热情,坚持,再就是超越常人的努力。
Friedman教授1968年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从1992年至今都在学院工作,并担任国际项目主任,主要教授国际报道。Friedman教授为包括《纽约日报》、《费城调查者报》在内的多家媒体撰稿,除1985年获普利策奖外,他两次参与普利策奖获奖团队。2013年,他被授予哥伦比亚新闻学院荣誉校友。
“高科技产品的到来让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新闻的采集者,对于年轻记者压力更大,距离一篇有影响力的稿件诞生的路程可能很长。”他说,年轻记者可能一开始都在默默努力写着一篇篇瞬时就会被读者遗忘的常规报道,但生活又何尝不是这样呢,大部分时间都是平淡的,要成功这其中没有捷径,唯一可以做的就是不停地尝试,不断地努力。“请不要放弃,天生记者们的行为看起来必定是执拗的,需要坚持认定的事物,这样与生俱来的对于成为一个好记者的热情,加上超越常人的努力,和适时的幸运会成就一篇篇出色的报道,把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带到了读者的面前。”
报告中,Friedman教授还讲述了自己所经历的新闻业的变化。“美国的新闻业由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拥有大量读者和广告商的黄金全盛时期,到如今报纸和杂志的读者数量骤减,八卦和娱乐新闻成为喜闻乐见的快餐消费的时代,新闻发稿的方式也从当时国际长途传真稿件、照片洗印和传回编辑部需要几个小时甚至几天的时间,到现在记者们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实时发回稿件。科技进步为新闻报道带来了便利,但对于职业记者们,人人都可以成为信息传播者的竞争也是一大挑战,美国新闻业面临的危机和机会并存。”
(张鸯 朱原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