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创新有多牛?

我省13项获奖项目产业化一年就带来新增产值140亿

发布时间:2015-01-10来源:杭州日报


    
浙江34项科技成果获奖,近半数为民生项目,获二等奖的汽车电子嵌入式平台已经应用于多家国内车企。周雪平、吴朝晖、陈国邦、严建华、陈江华等一批代表浙江科研水平的专家站到了领奖台上。
    
    
这次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我省有34项科技成果获奖,是近3年来获奖数量最多的一次。
    
    
会上,周雪平、吴朝晖、陈国邦、严建华、陈江华等一批代表浙江科研水平的专家站到了领奖台上,而他们领衔主持的新技术和新发明,以医疗、工业、农业、环保等与民生息息相关的项目为主。
    
    
汽车新技术
    
让汽车更环保、安全
    
    
汽车新技术,是当前的一个热点。在此次国家科技奖的项目中,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吴朝晖领衔的“汽车电子嵌入式平台技术及应用”获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这是浙江大学联合一汽技术中心和吉利汽车研究院,通过十年攻关,在汽车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平台和汽车电子应用技术领域取得的成果。
    
    
比如,变速器是汽车上的核心部件,以前很多汽车换挡抖动、不平顺,而吴朝晖团队研发的技术,不仅提高了自动变速器换挡平顺性,还能更节油安全。
    
    
当然,这只是一方面,“汽车电子嵌入式平台技术及应用”还包括很多新技术。最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技术都已成功应用于吉利、一汽、奇瑞、长安、万向等整车企业的发动机控制管理、变速器控制、车身控制等关键电控系统,填补了国内空白,大幅降低了汽车开发成本,提升了我国汽车的核心竞争力。
    
    
获奖项目产业化率很高
    
效益更不得了
    
    
34项科技成果获奖中,我省为主完成的有10项,参与完成的24项。
    
    
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产学研合作形式完成的获奖成果共19项,涉及智能控制、新材料、环境保护和电子信息等领域,其中在我省完成产业化的有13项。这些项目技术应用开发成果2013年共带来新增产值140亿元,创造利税24.6亿元。其他基础研究和社会公益类成果也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今年我省获奖项目中近半数为民生项目。比如,浙江大学能源工程学院严建华教授领衔的“污泥搅动型间接热干化和复合循环流化床清洁焚烧集成技术”,破解“污泥围城”困局,并为“五水共治”做出了贡献。
    
    
此外,“阿卡波糖原料和制剂生产关键技术及产业化”是治疗糖尿病新药的,“超级稻高产栽培关键技术及区域化集成应用”是培育高产水稻的,有近半项目都从各个领域推动了民用科技的进步。
    
    
浙大获奖数超清华
    
高校科研贡献最大
    
    
从教育部新闻办发布的全国高校在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中的获奖情况来看,全国共有138所高等学校作为第一完成单位或参与完成单位,获得了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三大奖180项。
    
    
高校中,浙江大学(13项)、清华大学(12项)、华中科技大学(7项)获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通用项目)奖项数量位居前三。清华大学(6项)、华中科技大学(6项)、东南大学(5项)和浙江大学(5项)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通用项目)奖项数量位居前三。
    
    
我省部分获奖名录
    

    
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浙大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周雪平教授领衔的“双生病毒种类鉴定、分子变异及致病机理研究”
    
    
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吴朝晖教授领衔的“汽车电子嵌入式平台技术及应用”
    
浙江大学能源工程学院陈国邦教授领衔的“低温回热制冷关键技术及应用”
    

    
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浙江大学能源工程学院严建华教授领衔的“污泥搅动型间接热干化和复合循环流化床清洁焚烧集成技术”
    
浙江大学医学院陈江华教授领衔的“终末期肾病肾脏替代治疗关键技术创新与推广应用”
    

    (2015-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