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智慧 新年绽放

发布时间:2015-01-10来源:浙江日报作者:记者 曾福泉 通讯员 周炜 等2541


    浙大领衔研发的汽车电子技术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中国汽车有了“国产大脑”
    
    
本报杭州1月9日讯 (
记者 曾福泉 通讯员 周炜) 浙江大学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联合中国一汽和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研发的汽车电子技术,今天在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上获技术发明奖二等奖,该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
    
    
汽车已日益成为许多中国家庭不可或缺的工具。远远按一下车钥匙,车灯就会闪亮,车门就解锁;挂到D挡,慢慢踩油门,汽车就能前进;踩得更用力,汽车就会自动换挡,开得更快——这些,对拥有一辆现代化自动挡轿车的读者来说,是常识。但你也许不知道,驾驶员之所以能如此随心所欲地控制汽车,靠的是先进的汽车电子控制系统,10多年前,中国还没有能力自主研发生产这套系统,2002年全国生产了325万辆汽车,所需的电子控制系统几乎全是从德国、日本和美国购买的。
    
    
但经过10余年潜心研究,浙江大学联合研发的自主可控汽车电子技术,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专家认为,如果没有这套我们自己的汽车电控系统,汽车的价格会一直居高不下,中国的汽车产业很难形成现在的规模。
    
    
今天,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汽车产销国,国产汽车获得中国消费者青睐,而它们的“大脑”也越来越多地由我们自主研发生产,不再依赖进口。
    
    
我们走进浙江大学智能汽车研究中心,感受研发的魅力和背后的故事。
    
    
反应速度极快的“操作系统”
    
    
课题组成员、浙江大学智能汽车研究中心副主任杨国青告诉记者,这套由我国科学家自主研发的名为“SmartSar”的电子控制系统,对于汽车的作用就像“Windows”操作系统之于个人电脑。“先得有操作系统,然后人们才能陆续开发出浏览器、播放器等一系列软件,实现各种功能。”杨国青说。
    
    
我国的汽车产业从无到有,是一个向发达国家不断学习的过程。但看得见的东西好学,看不见的东西——比如操作系统这种关键软件技术——就只能自己研发。杨国青和同事们长期从事计算机科学研究,现在他们要为控制汽车这台复杂无比的机器编写一套完整的操作系统。
    
    
在办公桌上,人们通过鼠标和键盘与电脑互动;在汽车里,人们则是通过排挡、油门和各种按钮与深藏在车身内部的电子控制系统互动——这也是“嵌入式平台”这个词的意思。“汽车总是处在高速运转之中,因此操作系统的反应速度至关重要。”杨国青说。先进的操作系统,可以精确地调节发动机的运转,控制喷油量和速率。缺少这一技术,就不可能开发出环保、舒适的现代轿车。
    
    
课题组为“SmartSar”研制了先进的计数器算法,优化了任务调度的过程。这套操作系统的反应速度之快,可以每6微秒(一秒的百万分之一)就切换一次任务,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是我国首个通过国际OSEK认证的嵌入式操作系统。在国际汽车巨头控制最为严密的核心技术领域,课题组为我国汽车产业开发出智慧的“国产大脑”。
    
    
高效开发平台,虚拟完成测试
    
    
有了“操作系统”,各大汽车生产商就可以根据自身需求,编写不同的“应用程序”了。按传统的办法,这些程序最终是要和汽车上的发动机等零部件结合,反复调试,看看哪里还有漏洞,再不断改进。这使得开发的周期长,耗费多。针对这一问题,课题组研发出一个全新的开发平台,用计算机模拟真实的汽车零部件,使汽车电控系统在虚拟环境里就能完成应用测试。
    
    
在浙江大学智能汽车研究中心的一间实验室里,杨国青向记者展示了一台可以模拟发动机运转的计算机。将装有“SmartSar”操作系统的控制器和计算机连接,在一台同样和计算机相连的显示器上,就显示出这架虚拟发动机的转速、油耗等等数据。杨国青说:“我们可以随时设定发动机的运行环境,比如让它模拟爬坡状态。”开发者在这里得到的数据和真实发动机测试提供的数据是一致的。
    
    
有了这个开发平台,汽车生产商对于电子控制系统的调试和改进就方便得多了。德国著名汽车电子专家格拉夫(Andreas Graf)认为,该开发平台的问世“将给德国汽车开发工具厂商带来巨大挑战”。这项技术展现出的远景还不止于此,计算机不仅能模拟汽车引擎,还能模拟卫星,让科学家在火箭发射之前就能精确掌握卫星在太空中的状态。
    
    
节能环保,汽车不再冒黑烟
    
    
凭借“SmartSar”这一强大的工具,一汽、吉利等国内优秀汽车生产商实现了一系列发明创新。
    
    
通过高精度地控制发动机的燃油喷射,课题组成功减少了燃烧中的浪费和污染气体的排放。“通俗地说,就是汽车不会再冒黑烟了。”杨国青说,“如果没有这一技术,淘汰黄标车就无从谈起。”
    
    
高效智能的电控系统还大大降低了汽车的线束用量,减下来的电线使汽车“减肥”至少5千克。杨国青说,线束是汽车上最易着火的部件,减少线束让汽车更环保、更安全。
    
    
据介绍,基于这一项目成果开发的国产卡车和轿车累计销售超过40万辆,近3年,项目实现新增产值近15亿元,产生间接经济效益500余亿元。
    
    
污泥干化变燃料
    
    
本报讯 随着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和工业化进程加快,污水处理率逐步提高,伴随产生了大量污泥。污泥含有重金属、有机污染物和病原微生物,随意抛弃会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浙江大学热能工程研究所严建华教授团队研发的新型技术,可以把污泥干化后转化成为可用的燃料,然后通过高效清洁的方法焚烧处置,实现污泥的减量化、无害化和能源化。这项成果1月9日在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上获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严建华团队是我国最早开展污泥能源化处理处置研究的团队之一。他们将研究方向聚焦在干化焚烧这一具有减容明显、无害化彻底、占地小、可能源化利用等诸多优点的技术上,进行深入细致的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工作。
    
    
针对国产“污泥”水分含量高,常导致干化设备粘滞、磨损严重,难以用机械方法脱除的难题,严建华团队从污泥的物理化学特征的基础研究入手,创新性提出了克服污泥粘滞的间接热干化的工艺,并在此基础上开发成功了搅动型的热干化装置。通过工艺技术的创新,将污泥中的水分从80%干化到40%、30%,甚至更低。
    
    
经过热干化以后的污泥,1吨热值大约为1/4吨原煤的热值,成为了一种低品位的燃料。为了实现污泥高效低污染的燃烧,又开发了基于复合循环流化床的污泥燃烧技术。焚烧后的污泥体积减量可达90%,剩下的飞灰可以被综合利用,制成有用的建材产品,实现完全的资源化利用。
    
    
目前,该团队研制的污泥干化焚烧设备已在全国16个省市推广应用110余台(套),市场占有率超过70%。利用该技术体系,每天处理污泥12600多吨,近三年产生经济效益近40亿元。
    
    
肾病治疗个体化
    
    
本报讯 长期以来,终末期肾病一直是严重威胁健康的重大疾病,患者主要依赖肾移植、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三种肾脏替代治疗手段。由于每个病人病情有差异,技术的适合性也有差异,通过单一方法治疗的患者长期生存率均不理想。
    
    
“我们团队历经31年系列研究,终于找到了最优化的方法,可以极大地延长患者的生命。”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党委副书记、肾脏病中心主任陈江华将其团队的研究成果描述为“一体化治疗体系”。1月9日,这项成果在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上获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与研究中,陈江华团队在国际上率先提出并建立了以肾移植为核心,以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为辅助的肾脏替代一体化治疗体系,综合患者病情、家庭状况、就医方便性等因素,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了从单一技术为治疗手段的医疗模式转变为以病人利益和疗效最大化的个体化医疗模式。
    
    
为尽早甄别出排异易感人群和移植后急性排异,陈江华团队在国际上率先实现了用尿液来诊断和鉴别急性排斥,准确率分别达到94.1%和96.9%。团队还利用预警平台甄别低危和高危人群,并针对性地制订了个体化免疫干预方案,显著降低了毒副作用和治疗费用。
    
    
陈江华团队在国内最早解决了保障血透患者血管通路这一技术难题,显著改善了血透患者的微炎症状态及相关并发症。
    
    
据了解,新体系投入治疗以来,陈江华团队共完成终末期肾病肾脏替代治疗10447例,患者10年生存率达到82.2%,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2015-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