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公立医院首度牵手民营医院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宁波分院揭牌,邵医模式亮相宁波

发布时间:2015-01-12来源:钱江晚报


    本报讯 说起民营医院,大家印象中多是些整形医院、牙科医院。如果生了病要去民营医院看病,很多人恐怕都要摇摇头——好的医生都在公立医院,哪怕公立医院人多了点挤了点,还是在公立医院看病更放心。
    
    
民营医院能砸钱建新病房、买新设备、“挖角”名医,但是要改变大家的就医观念,一时还有点难。
    
    
上周五下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宁波分院”签约揭牌仪式在宁波明州医院举行。邵逸夫医院与宁波明州医院签署合作协议,宁波明州医院挂牌“浙江大学医学院邵逸夫医院宁波分院”,两院为期10年的全方面合作正式展开,“邵医模式”植入民营医院,邵逸夫医院成为省内首家“牵手”民营医院的省级公立医院。
    
    
对明州医院来说,通过合作,学到邵逸夫医院最核心的武林秘籍——管理模式;另外,邵逸夫医院还将为其输入内力——驻派专家医生以及管理团队甚至品牌效应。
    
    
按照合作协议,在10年的援建过程中,邵逸夫医院将委派8~12名高级职称以上医护人员,分别担任宁波分院院长、医务科主任、护理部主任、对口科室主任,全面参与宁波分院的日常工作,并以国际医院管理标准(JCI)对宁波分院管理人员、医技人员等进行指导培训,全面提升明州医院的临床医疗、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管理水平。
    
    
也就是说,这家民营医院的院长,将直接由邵逸夫医院的人来当;而先期哪几个科室到宁波去,人选如何,正在确定中。
    
    
“这是在省委、省政府对我省卫生工作提出的‘双下沉、两提升’要求下,及国家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积极推动社会办医的双重背景下开启的全新合作模式,意义非凡。”邵逸夫医院院长蔡秀军说:“此次合作,充分体现了国家和省卫计委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鼓励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精神,并开启了省级公立医院与社会资本主体的民营医院合作的全新模式,希望通过两院的合作,让不同所有制的医疗卫生机构之间相互合作和有序竞争将成为现实。”
    
    
“公立医院改革正在推进,所以我们希望更多的民营资本进来,一来扩大医疗服务的供给,二来也能产生鲶鱼效应,相信一定会有些新的模式诞生。”宁波市卫生局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钱江晚报记者。浙江的民营医院未来的发展动力将更加强劲,在越来越好的设备投入、人员参与的情况下,一窝蜂涌到公立医院的病人会有更多的分流。
    
    
邵逸夫医院院长蔡秀军教授
    始终保持“邵医模式”的不断创新
    

    
问:为什么选宁波明州医院?
    
    
蔡秀军:宁波明州医院成立于2006年5月,是由奥克斯集团斥资按三级甲等标准建设,集预防、医疗、体检、保健、康复、教学和科研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医院,经过8年的发展,已是目前浙江省内规模最大、标准最高的综合性民营医院。
    
    
随着医院的发展壮大,进一步引入优质医疗资源,促进医院在学科建设、管理理念上的新一轮全面发展迫在眉睫,2014年底,明州医院与浙江大学洽谈合作事宜,因在建院方针、服务理念等多方面的不谋而合及对“邵医模式”的高度认同,让明州医院毫不犹豫地选择了邵逸夫医院,并且尽快促成了合作事宜的落实。
    
    
明州医院的运营理念和邵逸夫医院有很多相似之处,说得通俗些,两院的土壤很像,相信“邵医模式”能很快在这里全面植入,促成宁波分院新一轮的发展。
    
    
问:与民营医院牵手有什么意义?
    

    
蔡秀军:邵逸夫医院是由美国罗马琳达大学协助建造的,有很多理念都来自西方医院。
    
    
医院发展的20多年时间里,很多先进的就医理念有了“中国化的适应”以及创新,很多做法也成为其他医院的“标配”,比如住院准备中心,床位这种稀缺资源并不掌握在各个科室手里,而是由医院统一管理,很快能为病人安排出合适的床位。
    
    
在这样的创新管理之下出现了高效率、高效益,这是最让民营医院看中的。
    
    
比如邵逸夫医院的1200张床位,看上去数量不多,但是住院日平均只有6.4天,是全省最低的,“相当于国内大型综合型医院近2000张床位的运转效率。”
    
    
公立医院与民营医院一样最看重的“以病人为中心”价值理念,当然最终最受益的是病人。
    
    
能让病人缩短住院时间,是因为我们的医疗技术和服务细节做得特别好,比如医生在检查病人前的消毒是被严格要求的,这是为了防止院内感染,院内感染率低了,病人病情恢复得更快,出院也能更快,这样不仅身体恢复得更好,病人要付的费用也打了很多折扣。
    
    
“很多医院做不到医院不加床,但是我们一直在坚持,因为住在走廊、过道上的病人,没法享受到病房里病人同质的医疗服务,所以我们通过技术和细节、流程的优化,在不加床的情况下,让更多病人在享受到更好的医疗质量的同时,能有更好的就医体验。”
    
    
有些模式容易学,但是有些就不容易了,因为和医院的传统、文化都有关。
    
    
我们的模式是在不断创新的,这些模式之所以不存在水土不服的情况,正是因为我们不断的实践并创新。
    
    
邵逸夫医院在原有管理模式上的创新也获得了美国罗马琳达大学的高度认可,如管理上的创新举措:员工三位一体的录用制度,新员工体验病人就医经历,这些也复制到了美国,应用在了罗马琳达大学的新员工招聘上。
    
    
正如当年美国罗马琳达大学把西方先进管理理念带来中国一样,如今邵逸夫医院的管理创新也让大洋彼岸的他们成为受益者。
    
    
问:“邵医模式”为什么要输出?
    
    
蔡秀军:不知道什么是“邵医模式”的人,也肯定知道邵逸夫医院和别家公立医院不太一样的地方,比如“门诊不输液”、“全院不加床”。这些都是很容易看得到的,不过要学并不容易。除了业内知名的邵医管理模式的全面植入、医院强势学科的全面对接,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在邵逸夫医院的就医体验一是方便,二是节省时间。
    
    
感冒发烧怎么办?去医院输个液呗,见效快,大人不耽误工作,孩子也不影响学习。这是从我们儿时就已经养成的思维定式,看看最近大小医院的输液室里,季节变换感冒高发,一屋子的“吊瓶森林”。
    
    
邵逸夫医院有众多国内首创,如委员会管理制度、国内首家通过JCI认证的公立医院、病房不加床、门诊不输液等,同时,我们始终保持着全省最低的平均住院日、药品比例、抗生素比例,这些“邵医模式”都将植入宁波分院。
    
    
我们的创新管理体系,如新员工三位一体的录用制度,新员工体验病人就医经历;我们减少患者就医时间、提高患者就医体验的智慧医疗,如支付宝邵逸夫医院服务窗、掌上邵医APP、比较具有影响力的邵逸夫医院官方微信公众号,这些创新的管理理念,我们完全可以同明州医院共分享、共提高。
    
    
在合作模式方面,作为目前同县级医院合作最多的省级医院,邵逸夫医院也将借鉴在已经签署合作协议进行对口援建的武义县第一人民医院、江山市人民医院、义乌市中心医院、开化县中医院、遂昌县中医院、舟山普陀医院等省内县级公立医院的成功经验,真正实现把邵医的医疗技术和服务理念带入宁波,真正将“邵医模式”植入宁波分院。
    
    
问:想为宁波百姓做什么?
    

    
蔡秀军:今后,宁波的病人,能在家门口接受邵逸夫医院医生的就诊了,要转诊到邵逸夫医院也方便得多。
    
    
在邵逸夫医院看过病、住过院的人感觉会更深,这里的就医体验一是方便,二是节省时间。比如只要你愿意,甚至一只手机就能完成看病的全部过程。
    
    
去年7月29日,浙大邵逸夫医院与支付宝联合宣布,邵逸夫医院在支付宝钱包的服务窗正式上线,患者到邵逸夫医院看病时,无需在医院大厅多次排队,在手机上即可完成挂号、交费、排队候诊与支付、取报告等就诊环节,大大缩短就医排队时间。邵逸夫医院也成为杭州首家上线“未来医院计划”的医院。这些,同样也会“移植”到明州医院。 (本报记者 张苗)
    
    (2015-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