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要闻综合  要闻

首届浙大“好医生好护士”评选揭晓

发布时间:2015-01-15来源:作者:27078


    1月15日下午,浙江大学召开新闻发布会,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布了首届“好医生、好护士”评选结果,5名“好医生”是:附属口腔医院口腔修复科主任医师刘丽、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张建民、附属邵逸夫医院骨科主任范顺武、附属第一医院心脏病中心主任倪一鸣和附属第二医院烧伤科主任韩春茂。5名“好护士”是:附属邵逸夫医院干部保健中心副主任王叶华、附属第一医院护理部主任冯志仙、附属第四医院手术室护士长周敏燕、附属妇产科医院分娩室护士长徐萌艳和附属儿童医院ICU护士长楼晓芳。
    
    
新闻发布会由学校新闻发言人、党委副书记任少波主持。副校长罗建红、医学院党委书记黄河向媒体介绍了“好医生、好护士”评选过程,并现场开封和公布了“好医生、好护士”评选结果。医学院的学生们向20位入围提名人献上祝贺和鲜花。
    
    
首届浙江大学“好医生、好护士”评选工作自2014年9月初正式启动以来,历经组织筹备、宣传发动、人选推荐、初次遴选、网站公示、社会投票以及会议评审等环节。其中10月30日,经过前期社会多渠道推荐和医院组织,正式形成医生和护士各20位推荐人选。11月21日-25日,由首届评审委员会27位评委在评选网站实名投票,从40位推荐人选中遴选产生医生和护士各10位候选人。在候选人面向社会公示(11月28日至12月4日)及公众网络投票(12月5日-15日)期间,学校未接到任何针对候选人的举报或异议的信件、邮件及电话。12月17日,在专题听取20位候选人依次答辩的基础上,由首届评审委员会现场实名投票。评委选票在学校纪委工作人员的监督下予以现场密封。会后,学校校务会和党委常委会专题审议了评审结果,并根据事先确定的保密原则,在当天新闻发布会上予以揭晓。
    
    
为了使评选活动产生更为良好的社会影响,在学校医学部(医学院)已有工作设想的基础上,结合医院和医生、护士的本职工作提出了设立“浙江大学医学公众讲堂”的设想,以期到以下目的:为浙江大学杰出的临床医务工作者提供更大的公共服务平台,使得他们的超群的专业知识在更大的空间为民众服务;集成优质资源,探索大学面向大众的公共科普传播模式,凸显大学优秀学者的公益形象;与媒体合作,依托网络平台传播科学的权威声音,建立提升民众医学素养、增进医患之间的相互了解的公共平台;同时,让医学生更了解医生的职业素养要求。
    
    
根据学校的工作周期,设定2015年的“浙江大学医学公众讲堂”第1讲从春学期第一周的周六开始,隔周一次,春夏学期安排10次;第11讲从秋学期第一周的周六开始,隔周一次,秋冬学期安排10次。讲座内容将依托合作媒体的手机终端、视频终端、纸质媒体向社会传播。浙江大学校园媒体“求是新闻网”在“听课在浙大”栏目中设立医学专题。
    
    (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