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民:脑卒中的筛查与防控

发布时间:2015-04-21来源:中国新闻网作者:记者 施佳秀 编辑:高楚清913


    
    好医生简介:
    
    
张建民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求是特聘医师,浙江大学首届“好医生”获得者。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主任、脑科中心主任、脑血管介入中心主任及胶质瘤中心主任。浙江大学脑医学研究所所长,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神经外科学科带头人。
    

    报告内容:脑卒中筛查与防控
    

    自1980年开始,我国疾病谱以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病为主,慢病引发的死亡占因病死亡人数的85%左右,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我国第一位死因。而脑血管病的死亡率是心肌梗死的4-6倍,带来的经济负担却是心肌梗死的10倍。脑卒中给我国每年带来的社会经济负担达400多亿元,脑卒中防控的形势十分严峻。面对我国当前的现状,然而很多群众认识还不足、相应的健康宣教也没有跟上,对脑卒中筛查、早期干预重视不够,甚至连了解脑卒中知识的医护人员也不足30%。
    
    其实脑卒中是可控可防的,通过明确卒中危险因素,提高卒中知晓率,从而发现高危人群,然后制定个体化防治方案,建立“院前预防筛查、院中合理干预和院后疾病管理”一体化连续性服务模式以及构建综合性防治体系。
    
    脑卒中分为出血性与缺血性脑卒中两种,其中缺血性脑卒中更是占了3/4。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作为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原因,治疗手段有限,通常通过内科药物治疗或者外科手术干预治疗,因而对缺血性脑卒中早期的预防与筛查意义尤为重要。
    
    
报告现场
    
    
“了解脑卒中知识的医护人员不足30%,普通人群不足10%,脑卒中防控形势非常严峻。”19日,浙江大学首届“好医生”获得者、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张建民于杭州开讲《脑卒中筛查与防控》时说道。
    
    脑卒中又称为脑血管意外,也叫做中风,是一个常见病、多发病、常突发起病,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特点。
    
    为什么会产生中风?张建民现场介绍称,中风是大脑的供血系统出了故障,大脑要工作,离不开血液供应,一旦出现供血障碍,便会出现问题。
    
    张建民称,中风两大故障分别为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前者重要原因是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后者分为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80%的原因是动脉瘤破掉)、脑溢血(最主要的原因是高血压、动脉硬化)和脑血管畸形(先天),其中缺血性脑卒中占卒中的3/4,出血性脑卒中占1/4,两者可采用内科药物治疗及外科手术干预治疗。手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通常采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及支架(CAS)治疗,出血性脑卒中一般需要血肿清除,碰到动脉瘤则采用动脉瘤夹闭术及栓塞术。
    
    据了解,当前脑卒中危险因素还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相关危险因素水平仍在持续上升,地区和城乡差异很大,人口老龄化趋势加速。
    
    张建民说,现在对脑卒中认识还不足,相应健康宣教没有跟上,早期干预重视也不够,在脑卒中防控形势严峻的背景下,要明确卒中的危险因素,提高卒中的知晓率,发现高危人群,制定个体化的防治方案,尤其是要建立一整套的体系,这些人群要做好“院前预防筛查、院中合理干预和院后疾病管理”一体化连续性三级预防体系。
    
    哪些人员易患病?张建民介绍,脑卒中高危人群包括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肥胖、吸烟、酗酒等,因此预防卒中要实现一管一控,即管理合理饮食、体重、烟酒、心理平衡,控制血压、血脂、血糖。
    
    据介绍,卒中的症状分为6种,第一是突发颜面部、上肢或下肢无力或麻木,尤其发生于单侧时,第二是突然言语困难或语言理解困难,第三是突发单侧或双侧视力减退、复视,第四是突然行走困难或不能平衡,第五是突发眩晕,第六是突发不明原因的严重头痛。
    
    卒中一旦发生,如何处理?张建民表示,这种情况下要马上打120,病人应该躺平,尽量不要挣扎,如果这种病人有呕吐,头要侧过来,把嘴巴里、鼻腔里呕吐物清理干净,否则意识不清的时候会产生误吸,把呕吐物吸到气管里去,造成呕吐物窒息,如果情况比较重的,必须马上送医院。
    
    
详解:如何“对症下药”
    
    
脑卒中一般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两种,前者由血管堵塞、血管壁狭窄等原因造成,后者因血管破裂造成。根据原因的不同,治疗方式也各不相同。
    
    
缺血性脑卒中治疗方法
    
    
1、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是切除增厚的颈动脉内膜粥样硬化斑块,预防由于斑块脱落引起脑卒中的一种方法,它已被证明是防治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有效方法,可以降低脑梗的再次发生率。
    
    
例如:颈动脉里面有一个长约5公分的黄油斑块,沉积在血管壁上,造成血管堵塞,血液无法供给大脑。医生利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将血管壁上的斑块、板油沿着壁剥落。清理好以后,再把血管壁直接地缝起来。
    
    
2、颈动脉支架植入(CAS)
    
    病情不严重的情况下,医生一般会建议你用药物治疗,并定期随访。但如果你的血管狭窄度已经超过70%,或者6个月内发生过多次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短暂性失语、瘫痪或感觉障碍等),去医院一查,发现血管狭窄度超过了50%,符合其中一种情况,你就该考虑手术治疗,而除了经典的CEA手术外另外一个选择即CAS(颈动脉支架植入)。
    
    例如:
颈内动脉非常狭窄,甚至都快断裂了,在这种情况下,只要有一点点斑块卡在狭窄处,就有可能造成脑梗塞。而在狭窄处植入支架,将血管撑开到正常的腔镜,血管通畅,大脑就能得到充足的血液供应。
    
    
出血性脑卒中治疗方法
    
    
1、动脉瘤介入栓塞术
    
    颅内动脉瘤为颅内动脉管腔局部的异常膨出部分,多发生在脑底动脉环及其主要分支。直接手术仍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主要方法,近年来开展的动脉瘤栓塞治疗,具有一定的发展前景。
    
    
2、动脉瘤夹闭术
    
    开颅动脉瘤夹闭术是为了防止颅内动脉瘤的破裂出血,可以通过开颅手术,从血管外暴露动脉瘤,用一种特制的钛夹夹闭瘤颈(动脉瘤泡泡和脑血管连接的部位),这样脑血管中的血流就不会再进入动脉瘤了,动脉瘤也就不会破裂了。
    
    
此外,对病人的心理干预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块内容。张建民表示,脑卒中相对来说是一个比较严重的疾病,病人心理压力大,易造成情绪动荡,这对病情相当不利。家属对脑卒中病人应该给予关心和理解,医院也应该尽力做心理辅导,心理学测评干预显得越来越重要。
    
    
例如:曾有一名病人,脊神经里长了一个肿瘤,学术上称为“髓内肿瘤”。这种病不管动不动手术,都有致瘫的危险。病人压力很大,最后自杀了。但实际上,“髓内肿瘤”随着当前医疗技术的发展还是有一定的治愈率。如果当时医院发现了他的心理问题并及时干预,这个悲剧可能就不会发生。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心理测评干预,除了身体上的疾病,心理疾病也应当受到普遍关注。
    
    (2015-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