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手机版栏目  要闻

本科教育暑期工作会议专题研讨教育教学

发布时间:2015-09-06来源:作者:18133





    大学的根本任务是什么?如何确保科研成为提升教学水平的基础?如何挤掉“水课”的水分?怎样开展教学质量监控?课程体系改革如何推进?怎样改进学生评价机制?一个个关涉本科教育的问题,在9月2日召开的浙江大学本科教育暑期工作会议上被毫不回避地提了出来,受到与会人员的热议。
    
    
这是浙大开展教育教学大讨论以来围绕本科生教育进行的首次全校性专项研讨会议。中山大学原校长黄达人应邀作了题为《关于人才培养的一些思考》的专题报告。浙大各院系分管本科生工作的负责人,相关部门负责人、本科教学督导组成员、部分院系主要负责人等参加研讨,为推进课程体系改革及完善质量保障体系等建言献策。浙大副校长严建华、罗建红出席会议并作总结发言。
    
    
黄达人在报告中说,大学的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而科学研究本身是一种实践,是培养人的一种手段,两者之间是目的和手段的关系。真正研究型大学就是把科研作为培养人的重要手段,通过科研来培养人。当前,高校应当做好顶层设计,清晰人才培养的定位,牢牢把握课程体系建设这个核心,适度引进国际专业认证,建立起课程质量保障体系。他指出,教学改革的关键在于院系,院长或系主任的重视是教学改革提以推动的保障和根本。教师对待学生和教学的态度反过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态度。每一位教师都有育人的责任,不能将育人这件事情都推给辅导员来做;同时,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要给每一个学生同样的机会,这体现大学的本质。
    
    
浙大本科教学督导组副组长许高渝教授直言在本科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有些老师习惯满堂灌、照本宣科或者读PPT文稿、平时缺乏测验和对学生的课外辅导等;课堂上,有些学生玩电脑玩手机,不专心听讲的现象存在。为解决这些问题,他建议,要持续推进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转变,改进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加强学生的学风和学习自理教育,健全严格的考核淘汰机制。
    
    
浙大本科生院教务处处长刘向东认为,培养目标、毕业要求和课程体系这三者具有内在关联性,所有开设的课程都应支持毕业的要求,同时要进行结构性的学分分布调整和重构专业课程体系。通识课程应以提升认知能力为主,专业课程应以提升问题能力为主。对于师生反应比较大的“水”课问题,他建议,引导学生参与监督教师教学行为,停开学生反映较集中的“水”课;同时要对教学环节进行规范。
    
    
针对现行本科生奖学金体系与培养目标之间的偏差,浙大学工部部长邬小撑认为,要充分发挥思想品德、学业能力、综合能力和身心健康四个方面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牵引作用;评价标准尽可能量化和可视化,荣誉和奖项评定应采取答辩制和评选模式相结合的方式。为培养学生感恩之心,邬小撑建议,所有奖学金都应当用申请和提名两种方式进行,而不是自动获得的方式。
    
    
浙大本科生院常务副院长陆国栋建议,要强化“重建基层教学组织、创建系列核心课程、构建立体实践体系”三项举措,加快“主体责任体系、教学运行体系、教学薪酬体系、学生评价体系、质量保障体系”这五大体系的建设,厘清校院两级职权,重心下移,充分调动院系积极性,并在体制机制上保障教师将精力投入教育教学工作中。对学生的教育和评价,要弱化功利,多元评价,促进人人成长。
    
    
会上,浙大本科生招生处、本科生院教研处、竺可桢学院等部门负责人也从不同角度分析并探讨改进教育教学的方法。浙大管理学院、化工学院分别介绍了学院开展国际认证提升教学质量的经验。
    
    
在总结发言中,严建华要求,机关部门也要积极参与到教育教学改革的工作中来,加强研究,做好服务工作;罗建红要求,加快课程体系和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规范教师上课的自由度,确保学生获得确定性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文 王若青/摄影 周立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