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双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浙大四成果获表彰

发布时间:2016-01-10来源:杭州日报作者:方秀芬7146


    浙医一院终末期肝病综合诊治创新团队
    

    首提肝癌肝移植“杭州标准”
    
    据新华社电 我国是肝病大国,肝炎新发病例数增长迅速,其中有不少是病情凶险、病死率高的重症肝病。
    
    以郑树森为首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终末期肝病综合诊治创新团队,突破肝癌肝移植国际传统标准,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包含肝癌生物学特性和病理学特征的肝癌肝移植“杭州标准”,使肝癌肝移植获益人群比目前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米兰标准”扩大了52%。
    
    肝段淤血、小肝综合征等多项世界性难题被该团队攻克,他们还突破性地创建了一套肝移植新技术新体系,将肝移植术后乙肝复发率从10%降至2.1%,并降低了治疗费用。昨日,该团队获得201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可谓实至名归。
    
    余杭贝达药业
    

    研发我国首个小分子靶向抗癌药
    
    本报讯(驻余杭记者 王丽娟 通讯员 高欢)昨日,杭州市余杭区的贝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小分子靶向抗癌药盐酸埃克替尼开发研究、产业化和推广应用”项目,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这是中国化学制药行业首次获此殊荣,也是浙江省企业界的第一个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是国务院设立的国家科学技术奖5大奖项之一,是科技界甚至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盐酸埃克替尼是贝达药业主导开发的我国首个小分子靶向抗癌药,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2011年6月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新药证书,打破了进口药在这一领域的垄断。盐酸埃克替尼上市至今已有9万多晚期肺癌患者服用,获得专家和病人的高度评价。贝达药业还勇担社会责任,与中国药促会合作开展后续免费用药项目,已累计赠药100万盒,价值超28亿元。
    
    贝达药业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丁列明博士作为项目第一完成人参加大会。他表示,获得殊荣,心情尤为激动,今后贝达药业将力争研制出更多中国百姓用得起的好药。
    
    浙大四成果获表彰
    

    2015年度,浙大四项成果获表彰:除浙大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终末期肝病综合诊治创新团队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创新团队)外,还有一项获自然科学二等奖,另两项获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接下来,我们看看科学家的项目对生活有哪些影响。
    
    高科技材料让裂缝复原
    

    奖项:自然科学二等奖
    
    名称:混凝土结构裂缝扩展过程双K断裂理论及控裂性能提升基础研究
    
    混凝土生活中随处可见,印象中它是又硬又脆。不过,在专家努力下,现在的它变得又韧又强,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大型建筑工程中。杭州的秋石高架三、四期都用上了这种新型材料。
    
    “我们做了很多新水泥基材料的研发,比如超高韧性混凝土的研发,用于桥梁工程、海洋工程。”浙大建筑工程学院教授徐世烺笑说,我们专门是搞破坏实验的,之前开展了很多破坏实验,做高韧性混凝土的疲劳性能测试。
    
    很多人纳闷:为何专家要花30多年去研究混凝土的相关理论?这就不得不提一提裂缝,高楼、桥梁、大坝等建筑设施一旦出现裂缝,就可能引发重大安全事故。不过,徐世烺说,有了裂缝可以修补,大家不用那么害怕。
    
    而何时修补、如何加固,这里头就有大学问了。徐世烺解释说,混凝土结构裂缝,从起裂、稳定扩展到失稳破坏,要经历三个不同阶段,所以不能用单一状态来判断整个过程,至少需要两个不同参数:一个描述起裂,一个描述失稳。双K断裂准则给出了不同状态的判据,起裂韧度描述裂缝的起裂,失稳韧度描述裂缝的临界失稳状态,这样你可以针对裂缝不同的状态,判断裂缝是否开裂,还是稳定扩展。
    
    截至目前,双K断裂理论在乌江东风拱坝、长江三峡二期三期工程、丹江口大坝加高工程等国家重大工程中获得成功应用,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物联网+”下的智慧农场
    

    奖项: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名称:植物-环境信息快速感知与物联网实时监控技术及装备
    
    传统农业中,作物灌溉、施肥、施药都依靠农民凭经验操作,这会造成作业效率低、肥水药浪费严重,还难保证农产品品质与安全。
    
    如何给农业穿上“物联网+”外衣?浙大何勇教授及其团队多年来致力于数字化农业和农业物联网研究。2004年起,经过10多年攻关,建立了植物——环境信息快速感知与物联网实时监控系统,并开发了配套系列装备,攻克了农田信息快速感知、稳定传输和精准管控三大技术难题。
    
    何勇介绍,从植物养分、生理、形态、病态、虫害等入手,围绕植物自身生长情况及生长的环境、土壤等信息快速获取技术开展研究。而获取生长信息的这些传感仪器,以前被国外长期垄断,现在,研究人员通过关键技术研究研制出传感器,实现了植物生长信息的快速获取。
    
    “人不可能一天到晚蹲在田里,监控植物生长。”何勇说,他们把物联网传感仪器埋在田里,让这些仪器自动获取信息通过无线传输到计算机。但现实很残酷,自然条件如夏天的高湿热、冬天的寒冷,都会影响传感仪器的稳定性、可靠性。于是,研究人员又想出一个办法:专门研制针对适用农业复杂环境的无线传输网络系统,很多参数指标的无线传输距离由500米提高到5000米。
    
    如何让农业智能化,科研人员没少花功夫。目前,基于专家系统的智能控制已经研制出来,真正实现无人化远程可视监控。比如,温室协同智能调控,温室开窗、通风、降温,植物的灌溉、施肥,都可以根据植物需要自动进行,无需人工操作。这为将来农业工厂化养殖打下了基础。
    
    何勇教授带领的团队研究出来的技术,不仅用在大棚、农田、果园,还用于水产养殖。用了物联网系统,将传感器放在水里,设备自动感知“什么时候缺氧”,半夜一两点时传感器“察觉”到此时最缺氧,信息发出去,制氧机会自动打开及时供氧,从而解决了养殖缺氧难题。
    
    扫除移植“救命法子”的三大地雷
    

    奖项: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名称: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关键技术创新与推广应用
    
    杭州有一位年轻女子很幸运,虽然患了恶性肿瘤,但在接受移植及后续治疗后,产下了一对龙凤胎。这位年轻妈妈的恩人正是浙大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黄河教授带领的课题组。他们长达十余年深入研究这一课题。
    
    在儿童及35岁以下成人恶性肿瘤中,白血病等血液系统恶性疾病所致的死亡率高居第一位。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被医学界认为是恶性血液病等70多种疾病的唯一根治手段。
    
    但在临床医学中,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这个“救命法子”,却面临三大“地雷”威胁:移植后复发、移植物抗宿主病和干细胞者来源匮乏。这三大“地雷”是目前世界移植领域最急需解决的难题。全球最新数据显示,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3年生存率仍然徘徊在40%-60%。千辛万苦等来了移植,但移植后却再次面临“生命的淘汰”。
    
    这里简单就说说第一颗“雷”。怎么“扫”?
    
    35%—40%的患者移植后死亡是由复发导致的。是什么引发了复发?“我们研究发现,一个是患者本人的‘坏细胞’又长出来了,一个是移植进去的‘好细胞’变坏了。”黄河说,这里面就涉及功能基因的突变问题。课题组第一个在国际上报告了移植进去的“好细胞”变“坏”的过程中存在基因多点突变的情况。
    
    复发原因摸清,对症下药顺理成章。课题组针对易复发的中高危风险病人提出了抢先治疗的免疫干预技术,在移植后,严密监测病人的微小残留病灶,一旦高于预警值,就抢先输入供者的淋巴细胞,跟残余的“坏细胞”再“打仗”。还创立了慢性髓细胞白血病的移植分层优化治疗新策略,有效减少移植后复发,使加速/急变期患者3年总体生存率达66%。
    
    临床实践中,黄河教授课题组的成果已在国内40余家三甲医院等推广应用。以上三项对于干细胞移植的技术创新,创建了造血干细胞移植一体化技术体系,使亲缘全相合移植患者的5年生存率达到了77.2%,半相合与无关供者移植的5年生存率达到60.8和63.5%,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记者 方秀芬
    
    (201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