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把科技成果转化成服务国计民生的产品

——访浙江大学工业技术转化研究院院长赵荣祥教授

发布时间:2016-01-12来源:新闻办


    
2006年,学校设立“浙江大学技术转移中心”,成为学校创新技术向社会延伸的新的辐射源。
    
    至今,技术转移中心与校内外600多位专家及近千家企业建立了紧密的联系,每年对接项目400多项,落地100多项。迄今,技术转移中心已成功促成学校、企业申报国家、省部级、市级科技项目、校企合作项目、国际合作项目超过4亿元。
    
    “十三五”期间,技术转移中心将进一步优化科技合作布局,区域分支机构组建将达到100家,专业化团队组建将达到30支,实现技术转移总经费预计超过5亿元。
    

    
问:从11年前浙江大学在湖州、温州等地设立技术转移中心,在全国已经形成了完整的技术转移中心“地图”。作为一名浙大教授,您认为浙大是在怎样背景下开始做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
    
    
赵荣祥:刚开始,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是很自由的模式,到了一定程度后发现需要正规化建设,否则量上不去,服务也做不好。最早是时任校长潘云鹤提出浙大应更全面地为企业做好服务,之后的几任校领导都为推进这项工作做了积极、有效的工作。随着转化工作推进,学校提出除了在浙江省内做转化,还要积极拓展空间,做到“长三角战略必争”,所以就率先进入江苏,继而作了全国布局。
    
    
目前浙大在全国建立了8个工研院分院、81个技术转移中心,作出了“长三角战略必争”、京三角珠三角“战略合作”、中西部与东北“战略互动”等部署。我们把这个布局称之为“四满意下的创新创业联动”,就是政府、学校、团队、企业四方满意,然后是多方进行创新创业联动。学校在外地的研究院布局是做一些有产业前景的创新,做一些有创新内涵的创业,所以又称之为“创新创业联盟”。
    
    
转化研究院目前的重大任务就是打造紫金小镇,这个小镇的建设有几个目标,第一就是建设一个为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提升服务的平台,我们正努力打造一个基于“互联网+知识产权”的众创服务平台。第二是打造面向产业的公共技术研发平台。现在高校的设备都是不对外开放的,我们要打造让大家来创新创业开放的平台,为产业服务。第三个目标是打造一个为创业服务的创业学院。现在大众创业,社会缺乏对创业人员的指导、辅导,创业学院将从教育、组织、活动到孵化器、加速器进行配套建设,从创业的素质、创业的组织、未来创业的活动等方面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我们和斯坦福、牛津等大学都在接洽,要把他们创业的东西引入、借鉴到中国来。
    
    
问:学校在推动科研成果产业化方面做了哪些具有成效的尝试与探索?
    
    
赵荣祥:大家都知道学校的科研成果跟真正产业化是有距离的,这个距离该怎么来弥补?工研院就是要打通这个链,转化、孵化、交易。学校建这个平台,投入、吸收了包括政府、企业的产业化研发费用,组建了一支队伍,产业化的研发从硬件到经费都有了保障。
    
    
政府也是非常支持的。很多项目是政府的重点规划产业,我们组织团队做产业化的研究,把学校的科技成果进行产业化,政府给了支持,我们进行了体制机制的保证。
    
    科技成果一定要转化,但一定要和社会力量一起做,通过浙大的人才、浙大的技术,为中小企业打造创新能力,这也是高校非常重要的一项社会服务功能。当前浙江的中小企业缺乏这样的创新能力,我们更要去做。将来企业的能力打造好了,高校和企业就可以各司其职,学校有创新,企业就可承接。
    
    
现在工研院通过技术转化培育出了像刘雪松老师那样的企业很多家。比如在江苏昆山有个做电子镀膜装备的企业,是个非常节能环保的产品。原来的镀膜方法大概是12毫米,现在这个企业用真空电子镀膜,材料省了1/6,更重要的是现在的方法环保,是相当好的设备。还有,叶云岳老师原来是磁线电机,现在做立体车库,也是做得非常不错。例子还有很多,不多详述。
    
    
问:专利交易跟科技成果转化有什么区别?
    
    
赵荣祥:转化是指可以自己共同去实施,而交易是指由购买方接手,研发方自己就不用去组织实施了。早先,我们更重视的是职务发明人自己去实施成果转化,希望他们再继续做下一链条的事情。但实际上这是不现实的事情,术业有专攻,社会也有分工,每个人都有自己最擅长最应该做的事。浙大目前有发明专利六千件,尚在申请或公示的还有三千件。学校鼓励职务发明人去实施转化,但并不意味着要求所有职务发明人去实施。
    
    
科技成果转化的主体不仅仅是高校,更要利用整个社会的力量来共同转化,高校要负责把平台搭建好。学校正努力打造知识产权交易中心,这个平台由国家知识产权局、省科技厅、浙大三家联合发起,不仅仅是用来交易浙江大学的科技成果,还要把国内知名高校、省内高校,甚至包括海外的高校都网罗进来。知识产权交易都是在网上进行,当前浙大工研院有81个技术转移中心,就是这个平台的雏形。让专门的人来做专门的事,不久的将来定会有一堆人来做这个事情,也一定会涌现出一系列的知识产权运营公司、评估公司,包括知识产权的交易基金等都会出来。目前,学校已经签了一些专利转让协议,像中兴公司、华为公司等,就是把浙大的东西卖给它们就行了,不再需要学校再去投入更大的精力做转化的事情。
    
    
(文/欣文 周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