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120周年校庆公告 全篇文言文你读懂多少

发布时间:2016-05-23来源:钱江晚报


    昨天,浙江大学师生的朋友圈被一篇“雄文”刷屏了。这篇文章通篇文言文,是浙大发布的120周年校庆第一号公告。
    
    今年的5月21日是浙大119岁生日。庆生的同时,浙大正式启动了120周年校庆倒计时一周年系列活动。校庆公告在启动仪式上首次亮相。
    
    “国有成均,在浙之滨;启真笃学,求是育英。公元二○一七年五月二十一日,将值浙江大学建校一百二十周年,适甲子之逢双,肇华诞之隆庆……”
    
    公告由浙大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徐同教授、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韩梦琳同学共同朗诵。在低沉浑厚的男声和清亮甜美的女声中,浙大120年历经的风雨和辉煌被娓娓道出。
    
    “国有成均,在浙之滨;启真笃学,求是育英……”
    
    公告发布没多久,浙大的师生、校友就纷纷在朋友圈转发。
    
    有人称赞文笔了得,“中文系的老师们真是厉害。”也有人感叹自己古文素养不够,没怎么看懂,“求翻译成白话文!”
    
    浙大罗卫东副校长在朋友圈评论道,“此篇公告乃中文系主任胡可先等诸位教授合力完成,体现了浙江大学人文学科的雄厚历史底蕴,集中展示了中文系古典文学学科的风采,让人耳目一新。要切实改变人们对浙大有知识无文化的偏见,需要更多师生校友的共同努力。既要有重大活动的文化设计,更要有从身边细节着手的点滴积累。其中,老师同学以及广大校友的人文素养和文化气质,无疑是学校文化最好的窗口。加油吧!”
    
    据悉,这篇公告由浙大人文学院中文系古代文学专业的楼含松、陶然、王德华和胡可先教授合力创作。
    
    其中楼含松是总策划,另外三位教授先各自写了一份初稿,最后由陶然教授统稿完成。
    
    胡可先告诉记者,文章几易其稿,每个字眼都细细推敲,发布的前几天都还在不停修改,“不知道改了多少遍。”
    
    胡可先说,公告的总体思路是把浙大的历史、现状和特色全部展现出来。里面多处借鉴了浙大的校歌。
    
    记者问胡可先,有些学生表示看不懂,您愿不愿意把它“翻译”成白话文?他果断拒绝,“古文怎么能翻译成白话文,翻译过来韵味就全没了。”
    
    虽然校庆公告古风浓重,但整个启动仪式其实是“古”“新”混搭。
    
    仪式全程通过互联网进行直播,全球各地的浙大校友都能参与到母校的庆生当中。期间,副校长罗卫东和腾讯副总裁黄海友校友还启动了“互联网校庆”。
    
    罗卫东划开大屏幕上的锁屏后,屏幕上出现一个微信视频聊天页面,随后陆续播放了中科院院士、浙大医学院教授陈宜张,竺可桢学院毕业生江紫嫣,浙大“网红”教授苏德矿和斯坦福大学浙大校友会发来的祝福视频。
    
    据介绍,“互联网校庆”将借助网络平台提供信息发布、活动直播、寻找校友、网上祝福、公益众筹等服务。


    “雄文”这样读
    

    胡可先教授虽然不愿意把文言文翻译成白话文,但很热心地为记者讲解了全文。结合他的注释,你能更好地领略这篇校庆公报。
    
    1. 首二句源自浙江大学校歌,是对浙江大学的恰当定位,浙大校歌由著名国学家马一浮作词。
    
    2. 浙大120周年的总体格局。
    
    3. 这段主要写浙大120周年的历程,突出了两个方面:1、浙大西迁的过程。西迁途中的地点,建德、泰和,宜山、湄潭,龙泉,遵义都一一点到;2、浙大现状,强调的是创新精神。
    
    4. 以写景的方式,串联起浙大所有校区:玉泉、之江、西溪、华家池、紫金港、舟山、海宁。
    
    5. 职责1——传道授业解惑。
    
    6. 职责2——学术上百家争鸣。
    
    7. 桑木之本,比喻牢固的根基,根深柢固。本于《周易》:“系于苞桑。”后因用“苞桑”指帝王能经常思危而不自安,国家就能巩固。
    
    8. 本义是茅屋,意谓在非常简陋的校舍当中,也可以培养出栋梁之材。
    
    9. 职责3——培育人才。一所大学的灵魂在于老师和学生。这两句是用马一浮先生赴重庆创办书院留别浙江大学诸讲坛友人之诗,“故国经年半草莱,瘴乡千里历崔嵬。地因有碍成高下,云自无心任去来。丈室能容师子坐,蚕丛刀遣五丁开。苞桑若系安危计,锦蕞应培禹稷材。”
    
    10. 这段写的是对浙大学生的期待和要求,自强不息,志向远大,代表时代的潮流。
    
    11. 浙江大学的前身是“求是书院”,旧址在今大学路老浙大(原普慈寺内)。
    
    12. 林公是林启,字迪臣,福建侯官人,为杭州知府。1897年正月创办“求是书院”,为浙江大学前身。
    
    13. 藕舫是老校长竺可桢的字。竺可桢任浙大校长后,浙大涌现了一大批国内外颇具盛名的科学巨人。
    
    14. 用骚体的写法做总结,总览浙大校史,点出浙大发展中几个重要人物,重申浙大使命。
    
    (2016-5-22)